一、 巴西的生活垃圾如何分类与回收?
巴西自1992年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成为垃圾分类回收的世界典范,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种可行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发展模式。
巴西和中国一样,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同时又有着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巴西不求居民对生活垃圾实行细致分类,而是推行二级分类模式先将垃圾在源头进行干湿分类,湿垃圾送到填埋场处置于垃圾送到合作社分拣中心进一步分类回收。巴西政府数励拾荒者自发组成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工作场地以及传送带、打包机等简单垃圾分选设备,并帮助他们解决回收垃圾的销路。
巴西垃圾分类体系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劳动密集型的合作社运营模式。这个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合作社、消费者和回收利用企业等共同参与。这种方式节省了投资,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合作社成员均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了成员的社会归属感,减少了以往无组织拾荒者带来的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到2006年,巴西有327个城市加入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队伍,组建了430多个合作社,共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机会,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巴西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纸板的回收率为79%纸33%,塑料16.5%,PET树脂48%。
二、 台湾的生活垃圾如何分类与回收?
1998年,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在台北市政府环保部门的推动下在台北市首先开展试点。随后台湾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采纳了台北市的政策,分两阶段向全岛逐步推广。2005年向条件较好的10个县、市推广,于2008年向全台湾25个县、市推广。
台湾将垃圾分为“资源垃圾”、“厨余”及“一般垃圾”3类,资源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铝铁、废玻璃、废塑料废干电池、日光灯管等。在公共场所和机构设置4种颜色的废物桶:蓝色收集废纸,红色收集废塑料,绿色收集玻璃瓶,黄色收集金属罐。
台湾资源回收取得的成绩,与资源回收回馈制度的良好运行密不可分。凡小区或居民自发组成的回收组织收集来的资源回收物,可用于与政府的“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换取回馈金,提供给小区用于公共用途。学校、社福团体公家清洁队、回收商等参与垃圾回收的团体和组织也都能得到相应的回馈。2008年,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支出的回馈金达47.8亿元新台币。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会的运作收清除处理费”,回馈机制促使这些可回收资源最终进入回收处理体系。目前列管的包括饮料铝罐、塑料包材、报理基金,来自生产3项强制回收产品业者每年缴纳的“回刊紙类、玻璃瓶罐、电子产品、废光盘、废太阳能电池在内的33项强制回收产品的回收率已达到80%以上。
-
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建宠物隔离制度(生命面前人与动物平等对待)
-
叉车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管理)
-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66页)
-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可下载)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可下载)
-
【环保违法案例】江苏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水污染物案
-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交叉、受限空间、动火、大型吊装)
-
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