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长江(英文名称: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二、造成长江污染的原因
(一)主要原因
1、长江船舶污染事件多
船舶污染主要分油污染、有毒有害物品污染、船舶垃圾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据统计,1990-2001年。长江干流有记录的船舶污染事故有880余起。如“靖江污染”事故。
1989年1月2日。“长江62008”油驳船队在长江中游大兴洲触撞沙滩,爆炸起火,燃原油4400t。引起江面大面积污染;1995年6月19日,:“长江油运1070”驳在万县江段发生1028吨航空煤油泄露长江的特大恶性事故;1997年6月3日。“大庆243”油轮在南京锚地发生特大爆炸沉没事故,致使数千吨石油泄漏入江。
3、船舶垃圾污染
船舶垃圾包括生活垃圾、运行垃圾和扫舱垃圾。长江轮船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年,至少产生垃圾2.4万t/年;常年航行11万余艘船舶,10万以上船员产生的垃圾约16万t/年,合计垃圾量达到18.4万t/年。
4、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长江上游沿江城镇都以边滩地作为居民生活垃圾和工农业废弃物的堆积场,长江下游的南通、如皋等地也有同样的情况。历年来,全江堆积垃圾约3000万t。每年汛期,经洪水冲刷和雨水淋溶,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流入长江中,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暴雨和洪水将大量固体废弃物冲入长江,大量漂浮物、塑料制品顺江而下,形成白色带污染。
(二)社会原因
1、流域内一些地区或部门没有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倡议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地方或部门的经济,致使水污染恶化趋势一直得不到有效遏制。
2、地方环境保护等部门管理不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水污染事故的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没有按照水的自然属性对环境与水资源保护进行流域化统一管理。
4、长江横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仅有地方政府或单一部门来处理长江水污染事故,必然存在局限性。
5、虽早有流域性水资源保护机构,但久无流域性水资源保护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或办法,致使其监管工作苍白无力。
三、相关应对政策
2019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国控断面比例达到85%以上,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国控断面比例低于2%;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达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7%。
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2019年2月15日重庆召开的启动会上说,长江保护修复是环境部污染防治七大专项行动的内容之一,2019年1月份,环境部、发改委联合印发的《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重点湖库为重点,加快入河(湖、库)排污口(以下简称排污口)排查整治。
翟青说,入河排污口的情况与长江的水环境、水生态密切相关,是根本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工作。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就是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牵住了“牛鼻子”,把入河排污口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底数”摸清楚,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才有保障。
会上,翟青向沿江63城负责人提出了“五个到底”的问题:“往长江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里排,到底谁在排,到底排什么,到底排多少?各位是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地方领导,这些问题知不知道,能不能说清楚?”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如何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
- 验收监测中,如有环境保护敏感点,是否要同时测定污染物排放及环境空⽓质量?
- 企业何时可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期限一般多久?
- 排污登记事项有误,如何修改?
- 大气污染的类型是什么?
-
现在废气污水最后的处理是去了哪里?
-
农业气象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介绍
-
农业气象站的产生与发展
-
【环保违法案例】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案
-
【环保违法案例】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典型案例(二)
-
鉴别污水可生化性的4种方法(好氧呼吸参量法、三磷酸腺苷(ATP)指标法)
-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吸收法和吸附法)——上
-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催化净化法、燃烧法、冷凝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