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于 1979 年底由国家批准建设, 1980 年正式组建,主要职能是承担国家环境监测任务,引领环境监测技术发展,为国家环境管理与决策 提供监测信息、报告及技术支持,对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二、业务职能
(一)运行国家环境监测网络
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网络中心,承担着涵盖空气、水、生态、土壤、近岸海域、噪声、污染源等多领域多要素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与运行工作,正致力于推动国家环境监测网(以下简称国家网)从传统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跃升,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初步实现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目标。
国家网主要包括 2100 余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2767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300 个水质自动站、4 万余个土壤监测点位。国家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事权上收后,国家网由总站直接管理,委托地方或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承担部分站点运维 / 监测工作,实现了“国家考核、国家监测”。
(二)构建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承担着构建国家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确立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制(修)订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领衔开展环境监测关键前沿技术研究和指导环境监测系统技术工作的职能。已牵头完成了 800 余项监测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制修订,参与了水专项、气专项、重大仪器研发专项等重点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
(三)实施全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质控中心,负责全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技术体系建设,对全国环境监测机构全程序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技术支持、指导和监督。建设运行国家质控平台和区域质控实验室,承担国家网质量控制技术工作。
(四)评价全国环境质量状况
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数据中心,承担着收集汇总全国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的职责。每年编制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中国环境质量年报、环境统计年报等各类环境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政策规划制定、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各类载体发布环境质量和预报预警信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五)开展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总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培训中心,承担着编制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培训规划计划、建设培训教材与师资库、指导地方培训等职能。每年组织举办环境监测业务技术培训班、技能实训班等 40 余期,培训人员 3000 余人次。
三、门户网站
(1)工作动态窗口
主要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内容:
(2)实时数据窗口
主要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内容:
(3)检测报告窗口
主要跟大家分享以下的内容:
更多内容可查看相关网址(http://www.cnemc.cn/)
- 行业类别为C3039填报时应该参照哪个技术规范?
-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有哪些技术规范?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那些?
- 大气污染的类型是什么?
- 什么是污染浓度?
-
现在废气污水最后的处理是去了哪里?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智能综合气象站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
-
雨量监测站安装说明
-
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
-
【环保违法案例】襄阳市樊城某公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