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济南

2019-10-15 11:01:18发布

10月14日,为期一周的“向祖国献礼向未来致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生态文明风采展”进入倒计时。不少市民通过观展对济南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的感受,有力地助推完善了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力,让济南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在展览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侯翠荣道出了这样的泉城生态愿景。



侯翠荣表示,近年来,济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是走在前列,亮点频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节点,带领大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体验济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希望能增强和坚定全市上下继续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有这样一组数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济南从2013年的61天上升到了2018年的203天。


据了解,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济南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和常务副总指挥,亲自抓、亲自问。今年又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1+474”工作体系强力推进。这几年济南已经完成球墨铸铁、济钢等71家企业的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工作,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7626家。


侯翠荣介绍,2016年以来,济南共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454台,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的省会城市。在扬尘污染防治方面,也是不断严格管理、提高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动车的数量近年来一直呈井喷式上涨,但总排放量却没有呈现线性的正相关增长。“根据统计,今年以来,济南重污染天气有9天,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希望未来能让这种天气成为历史,让蓝天白云常驻泉城!”侯翠荣坚定地说。


今年以来,全市10个省控以上河流考核断面(含莱芜)全部达到水质目标,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南部山区拆除卧虎山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画家村等多处违章建筑,彻底解决了困扰二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今年,济南还印发了小清河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渤海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四大攻坚战,全市上下通过落实“硬要求”、贯彻“硬举措”、展现“硬作风”,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