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垃圾卫生填场选址要考虑哪些因素?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主要从社会,环境,工程,经济等方面因素来考虑
◆社会因素:
1. 要同时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所有法规和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
2. 要征得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同意,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社会调查程序以及项目建设听证会形式听取地方政府和公众的意见
3. 要避开物种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研究考察区、军事和保密区等。
◆环境因素
1. 避开洪泛区、航道、饮用水水源,填埋场底部高于地下水水位,卫生填埋场距离河流和湖泊宜在50米以上
2. 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公园和风景区,卫生填埋场距离居民区或人畜供水点500米以上,并保证在当地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宜选取城市常年风向的下风向位置;
3. 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封场后的景观恢复和土地处置相协调。
◆工程因素
1. 保证容积足够,卫生填埋场使用年限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小于8年
2. 地质条件良好,避开地震区、海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地、山洪区等危及安全的区域;
3. (确保取土和弃上地点,减少施工中的运输量。
◆经济因素
在符合有关法规和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靠近垃圾产生源,减少运输、施工、运行和征地费用。
二、 填埋场选址应事先进行下列基础资料的收集:
a) 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
b)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
c) 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d) 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
e) 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
f) 夏季主导风向及风速;
g) 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
h) 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
i) 洪泛周期(年);
j) 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
k) 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
l) 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
m) 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条件。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如何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
- 验收监测中,如有环境保护敏感点,是否要同时测定污染物排放及环境空⽓质量?
- 企业何时可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期限一般多久?
- 生活垃圾会不会产生 VOCs ?
- 贮存场、填埋场的地下水监测因子有哪些?
-
现在废气污水最后的处理是去了哪里?
-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记录(可下载)
-
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可下载)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
-
合法经营废机油、废电瓶,需办的手续及证件(废铅酸蓄电池违法案例)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档案及材料
-
最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试行】(附详情)
-
污水处理药剂最佳投加效果(污水药剂投加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