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违法案例】重庆某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不正常运行水污染治理设施案

2022-09-08 10:01:59发布

【案情简介】

重庆某餐具消毒配送中心将部分未经处理的洗碗废水通过隐蔽的“三通管”及原水池中管道破损处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法对该公司处罚款10万元,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调查处理】

2021年9月15日,重庆经开区生态环境和建设管理局等部门对茶园片区污水管网例行巡查,发现正方机箱园区接入管网处有明显油污痕迹,并立即将此线索移送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立即对正方机箱园区内7家废水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发现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餐具消毒配送中心生产处于满负荷状态,但废水处理气浮池干涸,没有废水流入处理的痕迹。经对污水管网走向梳理排查,发现在原水池第三级隔油池下方设置有一个隐蔽的“三通管”,同时原水池中收集管道有多处破损,致洗碗废水直排市政污水管网。

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餐具消毒配送中心构成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违法行为,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责令该公司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0万元。该公司拆除了隐蔽的“三通管”并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道,并新增1套废水处理设施,整改后洗碗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

【案例启示】

一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经开区相关部门强化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线索直接移送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深挖线索,全面排查,锁定违法事实。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日常行政执法过程中高度重视案件线索,建立了案件线索收集—研判—办理工作机制,本案运用该工作机制深挖线索,全面排查现场,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

三是柔性执法,帮扶企业,体现执法温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官钦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主动改正环境违法行为,拆除了“三通管”并对排水管网进行改道,并新增了1套废水处理设施。经委托第三方监测达标排放,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服务经济发展原则,按照自由裁量权相关规定对其从轻处罚10万元。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