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含有哪些成分?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各种离子、气体、胶体物质、有机质及微生物等,是地下水与自然地理、地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下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溶解的各种离子组分,其中以氯离子(CI)、硫酸根离子(SO2)、重碳酸根(HCO3)、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及镁离子(Mg2等组分含量最高属于宏量组分,其他组分含量通常很低,称为微量组分。特殊地质环境地区的地下水含有砷和氟等组分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可能会含有微量有毒有害有机或无机组分,如芳烃类、卤代烃类、重金属类等。
地下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地下水温度受到地下水埋藏和地热异常等条件影响。一般来说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外部气温的影响显示出微小的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外部气温的影响减小,水温趋于稳定,地下水温度与当地年平均气温接近。
当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加时,地下水的温度会受到来自地球内部温度的影响,埋深越大温度值越高,一般地区每增加100m,温度上升1~3℃。一些受构造断裂控制区,地下水可以通过深循环获取较大的增温,形成地下热水,如西藏羊八井的钻孔,可获得温度为160℃的热水与蒸汽。
地下水有颜色吗?
地下水颜色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和悬浮于其中的杂质。一般来地下水与纯水一样,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当一些显色组分含量偏高时,会导致地下水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硫化氢气体含量过高的地下水会呈现出翠绿色,二价铁含量高的地下水会呈现浅绿色,三价
铁含量过高的地下水会呈现出黄褐色或铁锈色,锰化合物含量过高的地下水会出现暗红色等,受到污染的地下水有可能出现更为复杂的颜色
不管是否遭受污染,如果肉眼能够明显地观察到地下水的颜色,可以初步说明此地下水不符合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感官性状要求。
地下水里有“居民”吗?
由于地下水赋存于岩土介质的空隙中,过滤作用会将大部分微生物去除。一般只有少量非常细小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存在于地下水中。少数情况下可以有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寄生虫或其他的小型生物。未遭受污染的地下水一般是清洁的,其中存在的少量微生物一般不会引起较大危害。我国居民饮用开水的习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微生物所引起的危害。但是,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中的细菌病毒可能引起疾病。受污染地下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是肠道病原菌,主要来自化粪池、生活污水池、垃圾填埋场,以及污水排放系统等污染水体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