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堆肥

2019-09-27 10:25:16发布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在我国的现状如何?

城市垃圾堆肥处理作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在沉寂多年后又开始引起人们注意。一些新的堆肥化技术相继出现,目前较多堆肥厂正在建设。但垃圾堆肥的运用,在我国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堆肥化的年处理量和所占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

垃圾堆肥化技术在我国城市发展空间有局限,主要不是技术因素,而是非技术的经济因素。

主要表现在:

1)我国城市混合收集的垃圾杂质含量高,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是很难正常运行下去的。

2)一般堆肥厂的粗堆肥产品只能作为土壤改良剂,销路取决于堆肥厂所在地区土壤条件的适宜性。在黏性土壤地区,特别是南方的红黄黏土、砖红黏土、紫色土地区有较好的销路。精堆肥产生的垃圾堆肥肥效低,经济效益差。

3)堆肥厂产品的经济服务半径一般较小,质量较差的粗堆肥产品通常只能就近销售;而利用其制造的复合肥,在与一般化肥和复合肥的竞争中也不占优势。

4)堆肥产品销售有其季节性,而垃圾堆肥处理则是连续性的,生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什么不能使用生活垃圾直接进行堆肥?

目前在一些地方,简单的垃圾“堆肥”已经在一些填埋场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这与我们所讲的垃圾堆肥技术相去甚远,因为在这些地方仅仅是将生活垃圾填埋,靠自然发酵,若干年后再挖掘出来,筛去其中的塑料等不腐烂的物质后就当作肥料出售。

实际上用这种肥料种植果树、蔬菜及粮食是危险的,原因是由于垃圾中不易腐有机组分(纸、塑料、布、橡胶等)的重金属(PbCdCr)含量很高,占垃圾中重金属总量的85%以上,如果这类物质与易腐有机物长期共埋于地下,加上雨水的作用,重金属必然会渗入最终的有机肥产品中,用这种肥种出来的食品重金属含量必然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进行堆肥时必须是将新鲜的垃圾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影响堆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堆肥垃圾的性质、堆肥温度、通风量等因素均会影响生化堆肥的效果。

堆肥进料的颗粒大小以2575毫米较为合适,而其中碳(C)元素与氮(N)元素的比例也有一个适宜的范围,在此范围之外微生物的生长会因“偏食”而受到抑制。堆肥垃圾的适宜含水率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越高,适宜的含水量也越高,实际操作时可视情况添加污水、粪便等提高含水率,或添加稻草、木屑等降低含水率。

堆肥实际上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的好氧反应,因此通风对堆肥效果也有影响。而不同堆肥阶段的要求温度也有所差异,在55℃上下,同时还要求堆肥的最高温度达到6070℃维持24小时,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植物种子。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