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第二次纪检干部学习交流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库热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讲党课。 党课以学习百年党史汲取智慧力量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
-
生态环境部2021年第二次纪检干部学习交流会顺利召开 -
十堰爆炸事故事发前已有人报警6月17日下午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的原因作出初步分析,披露了关于事件的一些细节:事发建筑物在河道上,铺设在负一层河道中的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因建筑物负一层两侧封堵不通风,泄漏天然气聚集,并向一楼二楼扩散,达......
-
十堰燃气爆炸事故致25死 8人被刑拘据十堰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十堰市公安机关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对包括十堰东风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某在内的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湖北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
-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最新版第一条、为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内直接或者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或者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事......
-
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一是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海岸工程主要是指在海岸建筑港口、油码头和兴建入海口水利工程等,规定必须采取保护水产资源的措施,防止石油和废弃物污染。 二是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主要防止在爆破勘探、钻井、试油、......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非人为因素,这是跟成土母质又叫土壤母质密切相关的。土壤母质是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碎屑,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第二种是人为因素,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除了农......
-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历程与成效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
-
治理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一、控制污染源 控制污染源被公认为减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人造石材、大理石、瓷砖、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中含有害物质和气体将近20种,其中大多数是致癌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及正规厂......
-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多晶硅行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现予以公告。 有关部门在对多晶硅建......
-
土壤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
-
私家车强制报废年限新规定2021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五条规定,各类机动车使用年限分别如下: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二)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
-
外来生物入侵(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有哪些)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它们来了,它们正在......
-
我国自然保护区(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哪些)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此外,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 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
-
保护海洋环境(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环境)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主要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物理(能源)资源、海洋化学能源、海洋地质(矿物)资源、海洋观光资源以及海水直接利用。由于海洋环境和陆上不同,一旦被污染,即使采取措施,其危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保护海......
-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危害和后果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