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2021-06-17 11:22:55发布

  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非人为因素,这是跟成土母质又叫土壤母质密切相关的。土壤母质是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碎屑,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第二种是人为因素,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除了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等)和随污水灌溉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从工厂或者汽车等排放出来的气体和粉尘,也会携带着重金属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污染的主要特点: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无法被生物降解,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可转化为毒害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对食物链中某些生物产生毒害,或最终在人体内蓄积而危害健康。


  一、土壤重金属危害


  1、影响植物根和叶的发育;


  2、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等,如水俣病等;


  3、污染饮用水。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


  1、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是环境长期、潜在的污染物;


  2、因土壤胶体和颗粒物的吸附作用,长期存在于土壤中,浓度多成垂直递减分布;


  3、与土壤中的配位体(氯离子、硫酸离子、氢氧离子、腐蚀质等)作用,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有更大的溶解度和迁移活性;


  4、土壤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被生物富集,产生生物放大作用;


  5、重金属的形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不同,土壤pH、Eh、颗粒物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条件深刻影响它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注: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metalpollutionofthesoil)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明显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二是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三是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四是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