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全域美丽花园正徐徐展现

2019-01-10 14:42:43发布

20190110日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应惠 夏凝艳 见习记者 朱智翔 记者 晏利扬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因西湖而闻名,因美景而令人向往。

  美丽风景源自美好环境。2018年,西湖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为75.9%PM2.5平均浓度为35.7微克/立方米,均位列杭州主城区第一;全区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优秀,“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均优于功能区水质要求,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黑臭”现象不再。

  日前,西湖区自2010年获评“省级生态区”后,又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一个全域美丽大花园正徐徐展现在众人眼前。

  昔日人见人厌的臭水河,如今蜕变为水清鱼欢的美丽清河

  朝天莫港,曾几何时因截污不到位、市政管网不配套,导致周围城中村的生活污水直排、建筑工地和企业污水偷排,一度成为“失去生命”的黑臭河。

  为摘掉“黑臭”的帽子,蒋村街道实施了一系列截污纳管、清淤去污和生态治理工程,构建以管网覆盖、雨污分流、清淤清理、水生动植物密布等为主体的治水体系,全面改善水体水质。

  如今,沿河行走,杨柳依依,碧水荡漾,朝天莫港已从人见人厌的臭水河,蜕变为“水清鱼欢,岸绿人乐”的美丽清河。

  家住朝天莫港附近小区的周大妈开心地说:“以往,大家的生活污水、脏水都是直接排到河道,河水发黑发臭,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现在河水清清,绿树傍河,走在河边,还能看到白鹭等鸟类栖息,环境变好了很多。”

  朝天莫港的蜕变只是西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西湖区制定实施“治水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全力实施北支江生态修复工程等720个治水项目,实现了辖区37条劣Ⅴ类水体全部通过省市剿劣验收,成功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

  此外,西湖区还针对气、土、固废污染进行了全域、全面、立体整治,开展了美丽乡村和“城中村改造”美丽城镇行动,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所有镇街村均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生态红线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

  “这次能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与西湖区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是分不开的。”西湖区生态办、环保分局负责人孟祥胜自豪地说。

  近年来,西湖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快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三全”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美丽西湖、幸福西湖、平安西湖、西湖先锋”五大行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规划先行。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西湖区秉持规划引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