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测定时如何减少误差?

2023-02-08 09:54:06发布

回流滴定 

水样中具有油化物、悬浮颗粒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回流滴定的方法先行去除掉油化物质,随后再利用分光光度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去除杂质对于最终水质COD的测定结果的影响。 

取样控制 

取样环节控制需要做好避免油脂、悬浮的颗粒物质进入的情况,比如说选择距离液面的油口较近的位置进行处理,效果往往更加显著。 

在水样中,悬浮颗粒与油脂较少时,水质的均匀性较好,这个时候更适合进行采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液面水质的污染有机物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取样时也要关注这一点。 

首先,取样过程中需要做好水样的震荡搅拌工作,通过让杂质分散开来保持良好的水质均匀性,这一点对于提升取样代表性十分关键,要求在震荡后立刻进行分析,不可以静置等待;

其次,在取样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量,这是由于如果选取的量较小,那么代表性可能也会相应的降低,特别是一些水质中具有大量高耗氧量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分布往往并不是十分均匀,如果取样的范围较小,可能会恰好选中或者没有选中这些颗粒,导致代表性不足。

除此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水质COD测定中取样的测试可以通过分批重复测试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求出相应的结果,这样更具有代表性。

消除氯离子干扰

氯离子对于水质COD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对其进行去除。

一般来说,可以借助于硫酸汞来进行处理,达到对氯离子的掩蔽;不过由于该物质属于剧毒物质,所以检测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而为了进一步实现环保、降低危害,一些学者根据氯离子与COD值的回归曲线来估量COD值的大小。

标准曲线校正法的步骤:先配制不同Cl-浓度的氯化钠标准曲线并测定COD值,绘制COD-Cl-标准曲线。然后取两份相同水样,一份对Cl-不进行掩蔽测定COD值,记为COD总,另一份测定氯离子含量,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COD值,记为COD·Cl-,则COD总与COD·Cl-差值为该样品的真实COD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水质COD值,该方法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催化剂来替代硫酸汞,减少污染性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完成水质COD的测定工作。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能消除氯离子干扰,比如:

叠加法:通过对污水厂内的高氯水样进行分析,设置出了一种叠加法来测定COD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待测水样变为可滤和不可滤两个部分,通过运用标准曲线校正法与国标法来测定,二者得出的总和就是水样COD值。这种方法对于含悬浮物的高氯废水COD值的测定十分实用,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密封消解法:其基本原理为在密闭的容器中消解测定COD,当水中的Cl-氧化成Cl2并达到气液平衡时,Cl-便不能再被氧化,使用适当的掩蔽剂,则可以测定样品的COD值。

与标准法比,该方法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数据表明,用密封消解法分析高氯废水的COD准确度较高,COD在100mg/L~1000mg/L,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mg/L时,该方法相对误差≤4.2%。密封消解耗时短,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


打赏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