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是否就是隐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隐患是“现实型”危险源
按照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可把危险源分为“现实型危险源” 与“潜在型危险源” 两种类型。
如在一项活动开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所辨识出的危险源,就属于这种的“潜在型” 危险源。
如采用螺栓固定的部件,可能会出现螺帽的松动、脱落,这就是辨识出的“潜在型” 危险源。
通过对辨识出 “潜在型” 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针对螺帽的松动、脱落,采取加强对螺栓的检查维护等措施,就能够防止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
与之相反,在已开始的活动中,发现了螺栓的松动或脱落,则属于已经客观存在的“现实型” 危险源,也就是所谓的“隐患”,隐患就是“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当然“现实型” 危险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
由于“现实型”危险源是“潜在型” 危险源失控的结果,其较之“潜在型” 危险源,距离引发事故就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系统内危险源都处于潜在状态,说明事故预防工作得力,该系统应是比较安全的;反之,如果大多数“潜在型” 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转化为“现实型”危险源——隐患,则表明该系统风险程度大为增加,或已濒于将要发生事故的危险阶段。
第二,隐患是第二类危险源
首先,由危险源的定义可知,危险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第一类危险源,也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第二类危险源,恰与隐患定义相吻合,因此,隐患就是危险源中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包括隐患,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种类型,表现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它是诱发能量或有害物质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外因。
其次,隐患定义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该定义所指危险源也是第二类危险源,因为第一类是危险源表现为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它们本身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只有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如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才会违反相关规定,而对它们的管理不当及其造成的问题就是第二类危险源。另外,因为凡是隐患都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要求,所以,只要是隐患就已经达到了需要管控的标准,毋需再进行风险评估,都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管控----隐患治理,凡是隐患都需要进行治理、整改,因此,隐患是一种毋需评估即可直接进行管控的危险源。
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之关系
如前所述,风险与危险源(隐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险源(隐患)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风险则是人们对危险源(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主观评价,因此,对于危险源(隐患)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找到它,因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防控,所以要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隐患)的辨识;相反,风险是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的主观评价,需要尽可能客观、公正评价其危险程度,以便决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因此,对于风险的评价并不需要全员参与,而是要求有一定经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危险源(隐患)与风险,一个为客观存在,一个是主观判断,差别一目了然。
- 高压线经过会不会有辐射的?哪里监测?
- 对于违反厂区安全规定并屡教不改的员工出现事故怎么算?
- 车间安全知识,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 安全三级教育培训内容有哪些?
- 电焊机低电压高电流,会让人触电吗?
- 请教各位,杜瓦瓶(低温绝热气瓶)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 将胶管更换为金属波纹管,有无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依据?
- 安全标准化评定分为几级?标准是什么?
-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时导则》(AQ\T 3034)中化工过程安全管理12个要素是什么?
- “作业许可”要素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安全生产月主题: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
关于广西平南县宝佳钙业有限公司 “4·19”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
四色安全标志,这样看就全明白了!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详解版
-
检维修作业违章识别
-
危险作业、特种作业、特殊作业的区别划分及检查重点
-
安全四“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