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道生态治理应在河道截污工程基本完成,无明显污染源直排入河,已消除黑臭的情况下进行。
2、河道生态治理一般应在区域生态、水质、底质等历史及现状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诊断现状河道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治理措施。
3、河道生态治理应从适宜生物栖息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工程对水文、水深、流速、底质、河道形态、断面形式及材料等多方面生境因子的影响,构建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境条件。
4、河道生态治理应尽量保留河道天然的形态及断面,控制截弯取直,河道断面宽度及形式应避免均一化、单一化。
5、护岸应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护岸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应选取具有较好透水性、有利于水体交换,适宜动植物生长的生态亲和性较佳材料,优先选取当地天然材料。
6、河道生态绿化在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利用河道两侧现有植被,合理配置不同习性的植物,营造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景观多样的植物带;植物宜选择乡土种。
7、河道生态治理应对治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生态河道治理图片
相关问题
- VOCs 对生物有毒害作用吗?
- 什么是生态系统?
- 如何控制和消除曝气池产生的生物泡沫?
- 生物滤池是怎么净化污水的?
- 炼油厂,高浓度污水进曝气生物滤池前的氨氮总是高于出曝气滤池的水,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相关文章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可下载)
-
生物膜污水处理特征(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
污水处理初步验收前应接收哪些验收资料?
-
环境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
排污许可证的办理程序是什么?
-
【环保违法案例】辉县市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严重违法案
-
【环保违法案例】焦作市武陟县刘某某非法利用危险废物提炼硫磺案
-
【环保违法案例】漯河市临颍县某司涉嫌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