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置技术相关介绍

2019-12-27 09:36:28发布



一、污泥的种类


原污泥(rawsludge):未经污泥处理的初沉淀污泥。二沉剩余污泥或两者的混合污泥。


初沉污泥(primarysludge):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二沉污泥(secondeysludge):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的沉淀物。


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体。


消化污泥(digestedsludge):经过好氧消化或厌氧消化的污泥,所含有机物质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趋于稳定。


回流污泥(returnedsludge):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区)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excessactivatedsludge):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污泥气(sludgegas):在污泥厌氧消化时,有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氢、氮和硫化氢。俗称沼气。



二、污泥处理类型


污泥消化 (sludge digestion):在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较稳定物质的过程。


好氧消化(aerobic sigestion):污泥经过较长时间的曝气,其中一部分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在无氧条件下,污泥中的有机物由厌氧微生物进行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中温消化(mesophilic digestion):污泥在温度为33-53℃时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高温消化(thermophilic digestion):污泥在温度为53-330℃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污泥浓缩(sludge thickening):采用重力或气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过程。


污泥淘洗(elutriation of sludge):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一种污泥预处理方法。用清水或废水淘洗污泥,降低消化污泥碱度,节省污泥处理投药量,提高污泥过滤脱水效率。


污泥脱水(sludge dewatering):对浓缩污泥进一步去除一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机械脱水。


污泥真空过滤(sludge vacuum filtration):利用真空使过滤介质一侧减压,造成介质两侧压差,将污泥水强制滤过介质的污泥脱水方法。


污泥压滤(sludge pressure filtration):采用正压过滤,使污泥水强制滤过介质的污泥脱水方法。


污泥干化(sludge drying):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或采用蒸汽、烟气、热油等热源的干化设施。


污泥焚烧(sludge incineration):污泥处置的一种工艺。它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




三、污泥处置工艺对比


(一)污泥厌氧发酵


厌氧三阶段:水解、发酵、产甲烷。第一阶段水解是将颗粒物转化成可溶性化合物;第二阶段发酵,发酵的最终产物是甲烷形成的前身;第三阶段产甲烷,乙酸分裂甲烷菌和氢利用甲烷菌产生甲烷。


缺点:


1、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安全问题。


2、污泥需预热耗费大量热能,不能满足维持自身需要。


3、产生大量沼渣,需再次处理。


4、甲烷气体难以并入市政管网利用。


5、北方地区冬季无法运行。


6、安全隐患,占地比较大。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其中29家停止运营。


(二)污泥好氧堆肥


利用秸秆等辅料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增加空隙达到规定CN比,不断补充氧气,经25-30天发酵腐殖。达到稳定化,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处置。


主要有:自然堆肥、封闭式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堆肥等。


缺点:


1、污泥泥质不稳定,中重金属难以稳定化,只能用作园林绿化用肥。


2、堆肥过程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


3、加入大量秸秆等调理剂,不断供氧,运行成本200元/t以上。


(三)污泥焚烧发电


核心设备焚烧炉,主体设备为塔形,底部有多孔板,板上放置载热体砂为燃烧床,塔内衬有耐火材料,气体从底部通入,污泥进入后成沸腾流化状态燃烧。


缺点:


1、投资大、对锅炉腐蚀严重,维护成本高。


2、含水率80%污泥热值低,焚烧耗费大量能量,掺烧1吨多用标煤70Kg,运行成本高300-400元/t。


3、对尾气排放影响较大,易产生二噁英等有害气体。


(四)污泥卫生填埋


国内主要与垃圾混合填埋,建设填埋场地,费用50-60元/t,易污染水源、大气、占地面积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目前我国用于填埋的土地资源紧张,污泥填埋渠道将很快没有出路。


(五)回转窑干化


利用煤或天然气等能源对污泥进行干化脱水。


缺点:


1、能耗大,运行成本高300元/吨以上。


2、高温干化易产生臭气。


3、干化过程粉尘控制要求严格,存在安全隐患。


(六)板框二次压滤


将污泥稀释90%左右,加入药剂后,进行二次压滤。


缺点:


1、含水率只能将75-65%。


2、加入大量药剂,增加污泥干基重量,运行成本较高180元/t。


3、污泥再利用局限性增大。


(七)固化剂稳定


在原污泥中加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与污泥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降低含水率。


缺点:


1、添加大量石灰、铝基材料,污泥增量。


2、污泥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填埋。


3、运营成本较高130-150元/吨。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