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1、热力学修复技术
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热解吸修复技术
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 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3、焚烧法
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 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 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4、土地填埋法
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 将污泥施入土壤 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和pH值 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对于可以用土壤酸度计检测土壤ph值与湿度,用土壤EC计检测土壤EC值,查看土壤改良效果。
5、化学淋洗
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 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6、堆肥法
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7、植物修复
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8、渗透反应墙
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9、生物修复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二、土壤修复常用各种“值”的定义与确定
1、《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risk control values for soil and groundwater
定义:根据本标准规定的用地方式、暴露情景和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本标准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场地调查获得相关数据,计算获得的土壤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计算:在风险表征的基础上,判断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土壤、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如调查结果表明,土壤中关注污染物可迁移进入地下水,则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关注污染物的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2、《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场地修复目标 site remediation goal
定义: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确定:分析比较按照HJ25.3计算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和场地所在区域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背景含量和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合理提出土壤目标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
3、《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devolopment land
定义: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risk 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deveIopment land
定义: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土壤环境背景值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oil
定义: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 其中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4、《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soil contamination risk of agricultural land
定义:指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原则上应当采取安全利用措施。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risk 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定义:指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原则上应当采取严格管控措施。
三、使用土壤调理剂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
有很多的农民朋友,或者经销商,或者农业技术人员,他是认为单纯的一种调理剂就能调理土壤,这个就像万金油一样,我有万金油,怎么样都可以,这是不够的,因为土壤有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之分,酸性土壤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用碱性的土壤调理剂去调理,而碱性的土壤呢,它是需要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去调理,所以我们在选择土壤调理剂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对自己的土壤的酸碱性要做一些检测,这样才能更好的调理好我们的土壤,不要认为什么样的土壤调理剂我这个地都可以使用,这样是不对的,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土壤是酸性还是碱性,然后选择对症的调理剂,不要认为是土壤调理剂就能够调节土壤所有土壤,那是错误的。
第二个误区:
就是说把调理剂和追肥一起使用,有的时候错过了底肥,那么我追肥的时候把这个土壤调理剂和复合肥、和其他的肥料在二次施肥的时候加进去行不行?!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土壤调理剂它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它是有它独特的施用要求的,可以说它这个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一般来讲,它作为底肥,结合土壤深翻这个效果是最好,就是说把土壤调理剂和底肥、生物肥、有机肥、土杂肥,这一类的铺底撒施,然后在翻地,一定要深翻,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呢有很多的人为了省时省力往往和追肥一起地面撒施,这是不合理的运用。
第三个误区:
就是土壤调理剂的使用量上比较随意,想要多用就多用,想要少用就少用,其实在这个使用量上随意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每一种不同的土壤调理剂,他都有它合理的施用量的范围,施用量不足它起不到应有的调理作用,那么你施用了过量好不好呢?施用过量之后它也不会好,所以说在施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使用说明使用,这样最好。
第四个误区:
就是调理剂是单一使用,很多的朋友说我把土壤调理剂单一的使用行不行?其实这也是不对的,调理土壤它是一项综合的整改措施,要涉及到有机质、微生物、矿物质、作物轮作,你比如说我要结合着施用有机肥、土杂肥、生物肥料,结合着合理的氮磷钾肥然后还要结合着作物要轮作,我这一茬种的什么我下一茬倒倒茬,这样它才能使用土壤调理剂表现出一个效果,土壤调理剂调理土壤它只是一个手段,不能单纯的依赖土壤调理剂,不能脱离一场综合措施,单一使用土壤调理剂,如果光是土壤调理剂,不使用有机肥、不使用微生物,不进行轮作,那么你这样的话,它也是达不到良好的调理土壤的这么一个效果。
第五个误区:
就是把土壤调理剂一劳永逸,感觉我调了一次以后就不用在管了,这样是蜻蜓点水,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我们的土壤,大家想一想,你好的土壤到现在发绿、发红、发盐霜、板结、酸化、根线虫多,你想是不是一天出现的?是不是一年出现的?也不是吧,因为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土壤恶化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长期日积月累的过程,那么土壤调理修复也不是说一朝一夕完成的,按照科学的方法要适时适度的施肥,要结合着深耕,结合着轮作,加上我们的细心关注,再配以科学合理的调理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土壤调理效果,那么在使用土壤调理剂的时候,大家经常犯的误区,就是说这五个缺点基本上就是大家非常常见的,这是错误,这些东西上如果不改正,那么土壤调理效果就达不到我们理想的一个要求。
-
现在废气污水最后的处理是去了哪里?
-
冬季污水处理稳定达标7条建议(严控进水指标)
-
农业气象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介绍
-
农业气象站的产生与发展
-
职业卫生风险控制及隐患治理清单(可下载)
-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
让污水厂节能降耗的3个方法(光伏发电、精确曝气、沼气发电)
-
污水处理药剂聚丙烯酰胺阴、阳、非离子区别(结构、用途、污水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