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室内日照?
室内日照是指通过门窗等射入室内的直射太阳光,不包括室内的人工照明如灯泡、灯具等。其中太阳光主要由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构成,且各有不同的功能。室内拥有充足的日照能保证人体健康、增添舒适感。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红外线可使机体产生温热感,促使全身或局部血管扩张,具有炎镇痛的作用。进入室内的红外线,直接照射到人体表面可产生热的感觉:照射到室内的物体和墙壁表面,可提高室内的温度和热辐射使人体产生温热的感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使康有哪些影响?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健康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1)具有抗佝偻病和软骨病的作用,特别是在抗儿童的佝偻病和抗孕妇、哺乳妇女的软骨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照射3,对多种细随的杀灭率可达到80%~98%;
(3)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长时间低剂量接触太阳光紫外线可增加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4)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5)可使皮肤产生黑色素,防止皮肤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等。
什么是采光系数?
采光系数是指采光口有效的采光面积(如窗玻璃的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一般住宅居室的采光系数为1/10~1/8。采光系数未考虑当地的气候和采光口的方向等重要因素,所以它是一个概略的评价指标。
我国对室内日照和采光有哪些规定?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规定,北方大城市的大寒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小于2h,北方中小城市和南方大城市大寒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小于3h,南方中小城市和西南地区冬至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小于1h,但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冬至日的室内日照时数不应小于2h。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居室内的起居室、卧室、厨房和书房等区域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19%,窗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1:7;居室内楼梯间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0.58%,窗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1:12。
居室环境日照、采光和照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居室环境日照、采光和照明应注意以下问题:
(1)居室内应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2)为了保证居室内的采光符合健康要求,应保证居室内门窗的大小,使居室的窗地面积的比值不应小于1:7。
(3)照度是反映光照强度的一种单位,其物理意义是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照度的单位是每平方米的流明(lm)数,也叫作勒克斯(kx)。居室内照明的照度大小应适宜,一般居室内人工照明的照度应为50~100lx。
流明是光通量的单位。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sr)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lm)。
(4)居室内的照度应该保持恒定,分布应均匀,避兔炫目。
什么是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也称病态建筑物综合征,是指某些建筑物由于室内污染、空气交换率低导致该建筑物内的人群产生一系列症状,表现为眼、鼻、咽部有刺激感、头痛、易疲劳、嗜睡等非特异性症状,离开建筑物则症状消退。该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除污染和通风不良外,还可能与温度、湿度、采光、声响等舒适因素失调以及情绪心理反应等有关。
什么是建筑相关疾病?
建筑相关疾病是指暴露于室内生物与化学物质(如真菌、细菌、内霉素、霉菌毒素、氡、一氧化氮和甲醛等)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和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军团菌病等疾病。与不良建筑综合征相比,这些疾病病因可查,而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患有建筑相关疾病的人群离开室内空气质量不良的建筑物后,症状不会很快消失,仍需要特殊治疗。且康复期通常较长,完全康复或症状减轻需要原理致病源。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可下载)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紫外线)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频电场)
-
【环保违法案例】佛山市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
-
碳排放是如何进行核算的(化石燃料燃烧和伐木毁林对气候的影响)
-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吸收法和吸附法)——上
-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催化净化法、燃烧法、冷凝法)——下
-
蠕动泵的优缺点(蠕动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