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保手续资料齐全
1、环评及验收报告书等;
2、监测报告;
3、环境保护台帐记录完整、清晰,无逻辑错误和欺诈;
4、环境突发事件相关协议和应急预案等;
5、视觉环境整洁,系统、制度完善。
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
1、所有环保设施、设备齐全,正常运行,无拆除/关闭/闲置,符合环评批复要求;
2、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
三、污染物合法管理
1、杜绝违法排污(污废水)
①无通过渗井、渗坑、暗管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废水(除过雨水以外的所有废水);
②无通过无防渗措施的水塘、坑等贮存废水或其他废物;
③场区雨污分流完善可用,无污水流入雨水渠;
④场内无明水坑,场外沟渠,道路无废水外排现象。
2、气体规范管理(气体)
①所有可利用的燃气产生和储存设施应设置安全标志,不得有漏气或放空现象;
②废气不超标准排放。
3、合法合规处置(固体废物)
①固体废物做好“三防”措施(防渗漏、 防溢流、防雨水淋失)无杂物堆放,卫生干净整洁;
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不得随意处理、随意堆放;收集、贮存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建立危险废物台帐,并提供交接单;
③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按要求进行收集处理;
④固体废物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泄漏事故,造成紧急情况。
4、其他规范管理
①整个场地干净整洁,景观良好;
②场区内外所有沟渠水清澈,无污水、废水掺杂;
③洗澡水,消毒水和生活污水(包括伙房废水)必须统一收集处理,严禁直接外排或流出场外;
④场区周边无杂草、雨水渠畅通、出水水质清澈;
⑤所有管道必须统一标识,无排污管、临时搭接管、暗管、废气管等。
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完善
1、制定场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数量、规格齐全;
3、定期应急演练,并做好记录。
最后所有企业在思想上,要注意、理解、遵守法律,及时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先进经验,做到污染控制到位,跟上环境
管理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