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来源以及危害

2019-10-22 10:02:56发布

(一)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隐蔽性、长期险性与难恢复性等。

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主要体现为地下水赋存与地表以下的地层空隙中,样品的获取难度大、分析检测要求的技术水平高、污染源识别困难等。

地下水污染源长期性体现在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的运动特征复杂,且多数情况下地下水的运动极其缓慢。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既是彻底清除了污染源,地下水质恢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地下水污染源的难恢复性主要体现为,污染源不仅会存在于水中,且会吸附、残留在含水层介质中,不断缓慢地向水中释放,因此独治理地下水难以实现恢复的目的。加上含水层介质类型、结构和性复杂,流动极其缓慢,地下水恢复治理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地表水。


(二)上壤污染对地下水有哪些影响?


土壤作为污染物的赋存介质和输移通道,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土壤具有一定的积累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对于地下水起保护作用。同时,土壤污染物通过淋滤和迁移可进入地下水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而言,污染土壤成为地下水污染来源与污染输移通道。土壤污染将导致地下水污。因此,士壤污染防土壤治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地下水污染危害主要包括威胁饮水安全、食品安全和居住安全等。

(1)造成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不满足功能要求。当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因污染水质指标超过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时,地下水基本丧失了作为饮用水的功能,威胁饮用水环境安全。

(2)利用受污染地下水灌溉农田,会威胁农产品安全。如使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灌溉农作物,将造成农作物出苗不齐、植株矮叶片萎黄及农副产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引起农产品质量下降。

(3)居住区地下水污染,通过有机物挥发吸入、皮肤接触等暴露途径,对居民产生健康风险,危害居民人体健康。



(四)地下水氮污染的种类和来源有哪些?


地下水环境中的氮以硝酸盐氮为主,其次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地下水中的氮主要来自天然源和人为源。

天然源是土壤中赋存的有机氮和硝酸盐,以及某些沉积物沉积的氮。人为源主要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垃圾渗漏液等,以及农业污水灌溉、氮肥和有机肥施用、畜禽养殖粪便排放等。此外,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氮氧化物,也可经过雨水酸沉降进入地下水。


(五)地下水氮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地下水硝酸盐(以N计)Ⅲ类水质标准≤20mg/L,亚硝酸盐(以N计)含量≤0.02mg/L,氨氮(以N计)≤0.2mg/L。地下水中氮含量超标,会对人类以及动、植物产生危害。

饮用水的氮含量超标,直接引起危害的是亚硝酸盐,过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从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或婴儿蓝血症。此外,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易形成亚硝胺类物质,而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硝酸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从而威胁到人体健康。日本、英国、智利、哥伦比亚均报道过亚硝酸盐、硝酸盐与胃癌发病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地下水中氮含量超标,会对人类以及动、植物产生危害。饮用水的氮含量超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能引起变性血色素症,使肝癌、食管癌、胃癌的发病率增高。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