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监测”——“中国移动夺标2400万环境监测项目”

2019-09-26 17:21:19发布


Ä  新闻事件:

环境监测市场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众多跨界企业,日前地产大鳄万科中标“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总金额为1.91亿元,引起广泛关注。其实除了房地产公司,跨界进入环境监测领域的还有移动通信行业的公司,中国移动近日中标了“宝鸡市陈仓区购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金额为2400万元。

 

宝鸡市陈仓区购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为购买12个镇街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服务期限8年,中标供应商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从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来看,此项目为一个常规空气站建设和运维项目,项目实施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Ä  市场中的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行业被誉为环保行业的第四大增长引擎。前面三个分别是水、气、固废的治理业务。

    经过这两年政策的高度刺激,水气固废领域的治理工作已经走上正道了。而环境监测作为环境领域的配套保障,自然也会快速跟上。这是确保环保三大战役战果至关重要的一环。

5年前,环境监测在环保行业的产值占比不足4%,环保单就一个水处理板块的业务量已经10倍于环境监测。所以,过去5年,环境监测一直是和整个环保行业严重脱钩的。如今环境监测市场的迸发只是在补足整个环保行业一块大短板。

 2019年开始,环境监测市场空间已经出现急剧上升。这其中有四个主要来源:

1.         环境监测网络的拓展,从省级到地级,再到县级,全面覆盖;

2.         监测指标的不断增加,譬如VOCs及重金属监测等空间巨大;

3.         监测空间的扩大,从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

4.         监测领域的拓展,从空气、水向土壤倾斜。

 

 

Ä  缺少核心技术掌握的监测技术

 

监测行业的买卖大致有三类:卖设备、卖系统、做运维。国内监测设备这块和国内的手机行业很像,主要负责组装和工业设计,里面的核心技术和部件大多是国外进口的。所以,价格战在监测行业打得也很猛,就差创始人站出来说“我们硬件不赚钱,我们通过软件赚钱了”。

1.         目前我国监测行业的缺陷:

检测机构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目前,我国检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机构众多、单个机构规模较小的竞争格局。整个检测行业市场化程度还较低,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检测机构的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

高端技术人才缺乏技术检测行业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存在较大需求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较强技术理论水平、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还需要具备很高的敬业意识、服务精神和行业经验。目前,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2.         监测行业的发展前景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的基础,为各项标准提供评判依据,能够辅助政府的监管,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监测运城话、智能化的实现以及生态环境的科学决策和精准监管的加强。“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出台以及各项政策的推进,体现了环境监测已成为环保领域刚性需求,也彰显了未来环保行业以前端监测为一大重点的发展机遇,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最近两年环保行业市场彻底打开后,资本进入,国内也有很多技术型公司取得了不错的创新,但技术的追赶是需要时间的。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