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二、 国内外污泥产生量
1) 国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及其数量在不断增长。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转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427余座,年处理能力为113.6亿立方米[1]。根据有关预测,我国城市污水量在未来二十年还会有较大增长,2010年污水排放量将达到440×108m3/d;2020年污水排放量达到536×108m3/d[2]。
2) 国外
1990年欧洲干污泥产量为11.07百万吨,到1999年干污泥产量达17.46百万吨[4]。到2005年,欧洲将建立许多新污水处理厂,一些国家污泥产量将几乎增加300%,污泥管理将是一个严峻挑战,选择处理处置方法也将会具有更大的经济和环境内涵。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要求的日益严格,欧洲城市污泥产量预计将增加50%。
三、 污泥处理及处置
1. 污泥处理
污水厂的栅渣常用破碎机割裂后回入废水。污水厂污泥因富含有机物常予稳定,方法有生物法(污泥消化、堆肥)、焚烧法和湿氧化法(也称湿烧法)等。这些方法同时有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的效果。
2. 污泥处置
污水厂污泥经处理后,犁入土壤(肥田)、投海、填地(掩埋)或弃置。湿泥和脱水污泥都可用于肥田。英国有20多个城市用专门设计的车辆,把污泥均匀地施放到田地上并犁入土壤。每年施放的污泥如果平铺在田地上,厚度在2.3~5.6厘米之间。
四、 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1. 有益影响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N、P、K、Ca及有机质,而且N、P以有机态为主,同时污泥中还有许多植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缓慢释放,具有长效性。因此,污泥是有用的生物资源,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2. 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a) 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b) 污泥含盐量较高,会明显提高土壤电导率,破坏植物养分平衡、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会加速有效养分的淋失
c) 污水中的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经过处理还会进入污泥。新鲜污泥中检测得到的病原体多达千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寄生虫。
d) 在降雨量较大地区的土质疏松土地上大量施用富含N、P等的污泥之后,当有机物分解速度大于植物对N、P的吸收速度时,N、P等养分就有可能随水流失而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e)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重金属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因为污泥施用于土壤后,重金属将积累于地表层。另外重金属一般溶解度很小,性质较稳定、难去除,所以其潜在毒性易于在作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中积累。
五、 污泥处置的发展趋势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总体思路是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将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
因此,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建材制造等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将会是国际上污泥处理处置的研究重点,在保证污泥无害化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已经成为了国际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发展的趋势。
-
冬季污水处理稳定达标7条建议(严控进水指标)
-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反应的两个阶段)
-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
让污水厂节能降耗的3个方法(光伏发电、精确曝气、沼气发电)
-
污水处理药剂聚丙烯酰胺阴、阳、非离子区别(结构、用途、污水处理情况)
-
阻垢剂算不算危险品?(水处理中阻垢剂的作用和原理)
-
水处理中常见十大问题(污水厂里常用的药剂有哪些?)
-
污泥膨胀的两种原因(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