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最新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核能、核技术......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法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1年8月31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4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布,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时间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什么时候颁布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
-
能效等级有什么区别
能效等级是表示家用电器产品能效高低差别的一种分级方法,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的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五个等级。 等级1表示产品节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最低; 等级2表示产品比较节电; 等级3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
-
海洋环境监测的意义
海洋环境监测包括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环境保护监测和海洋环境预报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
-
土壤重金属标准物质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
-
锅炉脱硫设备(包括哪些)
脱硫主要包括反应吸收系统、氨贮存和供应系统、副产品提练系统、工艺水供给系统。 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技术,除尘器不仅能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硫酸氨化肥产品。该锅炉除尘设备利用一定浓度(此处以28%为例)的氨水作为脱硫......
-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1、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 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前,通知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实体进行到位质量监督检查......
-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实施细则
为引导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最新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规定了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粉末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
污染城市(污染城市排名)
当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这样的话听到人耳朵都起茧了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依旧消费被污染了的空气和水,且无力逃脱。 1.石家庄:数月倒数第一 面对环境污染,河北人民伤不起,最伤是石家庄!石家庄1至4月始终保持倒数第一、第二的......
-
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有: 第二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切断或者控制污染源以及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