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中推荐使用基准剂量?

2021-08-18 15:03:14发布

标签: 风险
1条回答
烟花
1楼 · 2021-08-18 17:38:31.采纳回答

基准剂量是指依据动物实验剂量一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比例(定量资料为10%;定性资料为5%)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限值。它是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的全部数据推导出来的,增加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基准剂量值是采用引起反应剂量值的95%可信限下限,在计算时必须把试验组数、试验动物数及指标观察值的离散度等作为参数纳入,这样基准剂量的值才能够反映剂量一反应关系和所用资料的质量的高低。

与传统的有害效应的剂量水平法相比,基准剂量受实验设计的影响较小,它利用了实验中剂量反应关系的全部数据,而不是依据一个点值,因此所得的结果可靠性、准确性较好。基准剂量法采用95%

可信区间下限值,因而可反映实验本身的变异程度。基准剂量法不仅便于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而且在未直接观察到有害效应的剂量水平的数据中,也可通过计算推出基准剂量值。


查看更多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