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HS人员改行现状分析
一、人员少、工作量大
实际上干工程的工作量一直很大,安全工作量大一是在于需不断巡查。安全工作不像工程建设一样有成果直接摆在领导的面前,你只能让领导看到你的苦劳,费力不讨好。
二是涉及面广。
分部分项工程师只需负责其负责部位的工作,而安全管理人员需全线进行巡查。之前在工地的时候一个人要跑4、5个项目进行巡查。而且是白天巡查工地,晚上进行教育交底并整理资料。
三是检查多。
经常有检查,检查就得布置现场,插红旗、拉条幅、除扬尘等等工作都需要安全部来处理。五分钟的形式过场后,留下一地鸡毛还得进行后续处理。有些部门来检查的时候的检查细则及其不合理,照抄指标,所以安全部人员只有加班加点进行补充完善造假。
二、形式主义严重
安全管理工作形式主义严重,留痕主义泛滥。是现在推行信息化,什么资料得有一套电子版备案、一套纸质版备查,无形间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安全观念有待提高
单位领导大部分都是干技术出头,所以天然上对技术比较重视,部分人员对安全工作认识不足。甚至一些领导认为安全技术交底是安全部的工作,人安全部资料都整好了,怕担责任。
二是施工单位。工作队一般也是技术至上,一些小队伍对于技术人员还是比较弱势的,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要么不重视,要么阳奉阴违。
四、上升渠道窄
安全员的晋升未来是肉眼可见的。安全员到副部长再到安全部长,有点关系或者业务水平比较硬的可能会升个安全总监。其实,大学本科出来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大学所学的东西在施工项目上基本用不上,因为大学所学的一般是安全评价、人机管理学这些偏理论的东西。更倾向于让学生从事检查评价工作,更现场管理计划是不相干的。但想要从事这种“专家”型 的工作那就只有继续深造、考证、职称加经历了。但到了这种程度,一般也不会在项目吃辛苦饭了。
五、权力小而责任大
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利一般是比较小的,因为没有“垄断性”。一个干专业技术的人员干了几年基本的安全知识还是知道的,这就导致安全人员可以被替换。
一部分领导相较于工资偏高的老员工更喜欢年轻听话便宜的新员工。不重视的后果就是权力小,说话不顶用。
尽管口头上仍是“安全第一”,但在领导认为必要的时候就会给施工进度等让步,但一旦出了事,安全部门人员一定会追责。因为质量事故绝对会牵扯出安全事故。
安全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因素。
安全管理人员的大量流失,也反映出一些施工现状,希望引起警戒,不要让安全管理人员流汗流泪还背锅,最终只能黯然远走他乡,将大学所学与几年工作经验荒废,另起炉灶。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