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学品管理体系中如何关注环境健康?

2020-07-15 18:09:04发布

1条回答
潇洒
1楼 · 2020-07-15 18:14:48.采纳回答

我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有4万多种,其中3000余种已列入当前《危险化学品名录》,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具有急性或者慢性毒性、生物蓄积性、不易降解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等危害的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此外,由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以及非法排污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相关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引发局部环境质量恶化,化学品引起的环境损害与人体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十一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新化学物质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制度。2009年9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加强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工作的通知》, 加强了有毒化学品登记后的跟踪管理。2010年1月,环境保护部修订了《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 进一步强化了新化学物质环境准入管理。2011年3月,国务院修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明确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鉴定和环境风险程度评估,确定实涉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负责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新业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依照职责分工调查相关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沁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环境监测。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新化学物质管理措施,有效遏制了化学品非法贩运,防范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高风险的化学物质进入市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 规定了重点防控化学品、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区域和重点防控企业。旨在通过实施优化布局、健全管理、控制排放、提升能力等主要任务,着力推进化学品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遏制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态势,逐步实现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的主动防控、系统管理和综合防治,不断提高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了加强化学品的规范管理,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技术方法标准。例如,2004年,我国发布了《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 (HJ/T 154-2004) , 其中规定了毒理学评估、人体暴露预评估、综合危害评估等方法和步骤。“十二五”期间形成了《新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和《新化学物质危害性鉴别导则》 (征求意见稿)。截至目前,我国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已达40多部,不断完善的化学品管理体系通过对化学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环节中有害物质的管理与控制,兼顾环境与健康的环节,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2014年开始,环保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固体废物及化学品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化学品相关的环境健康管理工作。


查看更多
登录 后发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