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短时期内气温变化最小的地方是太平洋上马里亚纳群岛塞班岛的加拉潘。在1927年到1935年间,这个地方出现的最高气温是1931年9月9日的31.4度,最低气温是1934年1月30日的19.6摄氏度,温差只有11.8度。
世界上长时期气温变化最小的地方是巴西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在1911年岛1990年期间,这里的最高气温是1968年、1972年和1973年出现的32.2度,最地气温是1980年2月27日出现的17.7度。温差只有14.5度。
世界上温差最大的地方则是在鹅卵石西伯利亚有冷极之称的上扬斯克。这里的温差高大105度。最地气温是零下68度,最高气温是37度。
最大的昼夜温差是在美国的布朗宁观察到的。在1916年1月23日至24日间,这里白天气温达到7度,而夜晚气温为零下49度。昼夜温差达到56度。
温差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斯皮尔菲什。1943年1月22日早上,这里的气温在两分钟内从零下20度上升到了7度。
世界上的最高气温是在利比亚的阿齐济耶测量到的,1992年9月13日,当地阴影下的气温达到了58度。
气候最寒冷的地方是南极,这里年平均气温是零下58度。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智利阿里卡和安托法加斯塔之间的一个地区,这里年平均降雨量只有0.1毫米。年平均降雨量最达的地方则是在印度梅加拉亚邦的茂兴拉姆,这里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873毫米。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尤马是阳光最充足的地方,这里每年平均91%的日子都是晴天。晴天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在1967年2月9日到1969年5月17日之间连续768天是晴天。在夏威夷群岛得考爱岛,这里每年下雨的日子超过350天。加勒比海中瓜达卢佩岛上的巴斯特是有记录的短时间内降雨最猛烈的地方。1970年11月26日,这里每分钟的降雨量达到了38.1毫米。
24小时内降雨量最达的地方是印度洋上留尼汪岛上的锡拉奥。1952年5月15日至16日期间这里的降雨达到了1870毫米。最达月降雨量的记录则是在印度的乞拉朋齐,1861年7月这里的降雨量达到了9300毫米。乞拉朋齐还保持着12个月最达降雨量的记录,从1860年8月1日到1861年7月31日,这里的降雨量为26461毫米。
在12个月中累计最大降雪量出现在1971年2月19日至1972年2月18日美国华盛顿的帕拉代斯峰,累计降雪31102毫米。
世界气候带分布特征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关键是确定气候带与气候型的界线。然而迄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这是因为在自然界所有的气候带和气候型都是渐变的,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至于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当前气候带的划分通常以等温线为指标,而气候带内气候型的划分,通常考虑降水和地形因子等的作用。
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o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用最冷月均温18o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差别很大,所以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亚寒带和亚热带。前者是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后者是向热带的过渡地带。在每个气候带内,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又进一步划分出各种气候类型。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各大陆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尽管复杂多样,但是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烙印仍然清晰可见,从赤道到极地,各种气候类型基本上是按纬度更替的。
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太阳光热多,暖空气是矛盾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太阳光热少,冷空气是矛盾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低纬和高纬地带,各种气候类型均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贯大陆东西。例如低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向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
气候分类法有多种,各有利弊。我国气候学家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适当修改,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在各纬度带中又分若干气候型。
-
碳排放是如何进行核算的(化石燃料燃烧和伐木毁林对气候的影响)
-
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
【环保违法案例】焦作市武陟县刘某某非法利用危险废物提炼硫磺案
-
企业日常必做的14项排查重点
-
【环保违法案例】新乡市新乡县姚某某利用渗坑排放含重金属腐蚀性特征水污染物污染环境罪案
-
氙灯老化试验箱满足标准(氙灯老化试验箱工作原理)
-
冬季安全生产建议(防冻凝、防火、防爆、防人身伤害)
-
冬季节日期间安全生产提示(危险化学品、冶金等工贸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