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2020-01-17 14:38:40发布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不论几级,都应该由有环评资质的单位来做。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现状调查;


  2、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3、点污染源的调查;


  4、非点污染源的调查;


  5、水质调查与水质参数选择;


  6、河流水质取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


  7、河口水质取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


  8、湖泊(水库)水质取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


  9、海湾水质取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


  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如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含水系统)处于补给区与径流区或径流区与排泄区的边界时,则敏感程度上调一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替代2011版地下水导则。


  本标准于201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订后的导则突出了各行业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污染特征,优化了评价等级判定、环境影响识别要求及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具体内容,细化了评价技术要求,简化了现状监测的部分内容,强化了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对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在上输入“HJ610-2016地下水导则关于地下水监测要求的变化”,第一个可以看到导则新旧对比。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1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4.1.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有: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包括水)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4.1.2建筑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


  4.1.3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概要


  4.2.1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


  根据环境的组成特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或称评价项目)的评价,即: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土壤与生态、人群健康状况、文物与“珍贵”景观及日照、热、放射性、电磁波、振动等。


  建设项目对上述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统称为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简称单项影响评价)。


  4.2.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4.2.2.1按照4.1中的划分依据,可将上述各单项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例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依此类推。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各单项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规定,可参阅相应的导则。


  一般情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一个以上的单项影响评价,每个项目影响评价的工作的等级不一定相同。


  4.2.2.2对于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三级的建筑项目,不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只需按国家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工作等级低于第三级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做叙述、分析。


  4.3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有哪些


  地表水1.接纳水体的水文资料,如河流,包括河宽,水深,流量,流速,水位,以及河流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划分2.接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通过现场监测,现有水质是否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如超标,说明原因。3.上下游有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如有说明相对位置,水质,供水人口数量4.调查范围内地表水污染源调查5.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评价等级为一,二级的,应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地下水1.水文地质调查2.水文地质问题调查3.地下水污染源调查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5.地下水勘探实验。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