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or垃圾填埋?

2019-09-09 17:59:12发布

u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2)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F·B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 年全国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 80 万亩。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6)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区居民的有机垃圾二次污染后所产生的,也就是说,小区有机垃圾的不断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源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u 垃圾焚烧

一、    简介

垃圾焚烧,一般炉内温度控制在高于850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焚烧处理与高温(1650-1800)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可进一步减小体积。


二、    处理工艺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包括垃圾接收储存及运输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及其他辅助配套系统等。

垃圾焚烧炉是垃圾焚烧厂的技术核心,目前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垃圾焚烧炉技术主要有四大类,即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流化床焚烧炉技术、回转窑焚烧炉技术和热解气化焚烧炉技术。针对我国生活垃圾“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等特点,我国一般选用较成熟机械炉排炉技术。该技术对垃圾的适应性强故障少,处理性能和环保性能好,运行成本较低。

烟气净化则是民众重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往往含有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重金属、飞灰、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满足国标,烟气净化系统一般采用“SNCR+半干法(旋转喷雾吸收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工艺方案;如若需要达到欧盟2000标准,则需要增加湿法脱硫、炉外脱硝装置SCR等措施。

三、    现有垃圾厂存在的问题

 

       i.     问题一:由于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刚刚起步,在技术工艺、运营和排放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垃圾热值偏低,焚烧炉处理不稳定;烟气处理技术复杂,二噁英难以达标等等问题。

      ii.     问题二:老生常谈的“邻避问题”。由于过去失败案例的影响,外加反对垃圾焚烧人士对“二噁英”的过度宣传,使得民众谈“噁”色变,连带反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由于公众因垃圾焚烧项目选址问题、环保问题导致的集体上访事件,使得项目落地困难。

    iii.     问题三:低价竞标问题。根据全国生活垃圾焚烧价格指数,2012至2017年最低的价格为2016年的54.85元/吨,2017年又回升至65.44元/吨。然而,单个项目的最低价底线屡屡被打破,从每吨三十几元到保持了两年之久的18元/吨,2017年某月又被15元/吨的价格打破。面对如此低价竞得的项目,民众不免担心企业为了盈利而降低工程质量、运行标准和服务水平等,从而难以保证预期效果的达标实现。

 

四、    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局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厂657座,焚烧无害化处理厂249座,占比分别为73.3%和       27.8%。

 

      各省份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分别以35座、30座、24座、24座,位列我国已运行垃圾焚烧厂的省份前四位;西藏、青海0座,陕西、新     疆、江西1座,辽 宁、内蒙古、甘肃2座,该8省垃圾焚烧厂占比均小于1%,垃圾焚烧处理厂比重远远小于垃圾填埋处理厂。而占比超过50%的省份   仅有4个省份,分别为天津56%、福建56%、上海58%和浙江58%。


u 垃圾填埋

一、     简介

垃圾填埋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二、     垃圾填埋分类

1)简易填埋场(IV级填埋场)

这是我国传统沿用的填埋方式,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程措施,或仅有部分工程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IV级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III级填埋场目前在我国约占30%,其特征是:虽有部分工程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有比较齐全的工程措施,但不能满足环保标准或技术规范。目前的主 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滤液处理、日常覆盖等不达标。III级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现有的IIIIV级填埋 场,各地应尽快列入隔离、封场、搬迁或改造计划。

3)卫生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这是近年来我国不少 城市开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III级填埋场为封闭型或生态型填埋场。其中II 级填埋场(基本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15%I级填埋场(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5%,深圳下坪、广州兴丰、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其代表。


三、     现有垃圾填埋存在的问题

1)     投资稍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

2)     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

3)     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

4)     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四、     发展现状

填埋技术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近年来有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包括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