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环保工作怎么干?生态环境部部长:重点做好这12项工作

2019-01-31 14:37:19发布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会上总结了2018年环保工作情况,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机构垂改、环保督查落实等方面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分析当前生态环境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李干杰对2019年的环保工作做了重点部署。2019年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开展包括三大保卫战、环保督查、生态修复等12项工作,具体如下:

1、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全国三线一单编制,深化规划环评,推动重大项目环评。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制定实施支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举措。建立健全生态环保扶贫长效机制。

2、加强重大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深化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和计划调度。加强绿色税收、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政策研究。加强生态补偿、行政村环境整治等重大政策和补短板关键问题对策研究。

3、打赢蓝天保卫战。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治理,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业炉窑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4、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长江流域国控劣V类断面整治。重点推进未达治理目标的重点城市以及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推进环渤海区域陆源污染治理。完成2.5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5、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做好农用地详查成果集成,稳妥推进企业用地调查。推进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和试点。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深化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

6、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启动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

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深化和拓展低碳试点。加强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继续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8、持续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加快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协调推进落实国家核安全相关政策,推动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细致做好核设施安全监管。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推进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和核设施退役治理。

9、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强化监督。

10、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推进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和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推动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制定实施湾长制的指导意见。

11、提高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等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基本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入推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1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效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查处违纪和F·B问题。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业内人士分析,在这12项重点工作任务中,“三大保卫战”和中央环保督查依然是重中之重。与2018年不同的是,2019年保卫战工作重心将会适当向农村治理、流域治理等方向倾斜。而对于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查,根据之前李干杰在全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的讲话,持续时间也将长达4年,环保督查的对象将涵盖国企、央企等领域,督查范围更广,问责力度也更大。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