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保护知识(三)

2019-05-06 17:25:37发布

 

11.我国目前面临哪些水环境问题?

答:我国的水环境目前面临四个主要问题:水体污染、河湖萎缩退化地下水超采和水土流失水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水的感观性、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给水生生物和用水者造成危害,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当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河流天然径流不断减少。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而导致的部分江河断流及部分平原地区的河湖萎缩退化已经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在一定时期和开采水平下,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会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地下水超采。

在水力、风力、地震、开垦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的现象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导致素土地资源破坏、耕地养分流失、农业耕作面积减少;山洪泥石流灾害加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氮、磷和农药进入水系,污染水源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境问题往往相互交叉、互为因果,如河湖萎缩退化会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加重水体污染;地表水体污染会促使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水土流失也会导致水体污染等。


12.造成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设观念有待更新,建设过程单纯追逐利益,不能很好地融入生态友好的理念和技术。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蒸发量急剧变化,往往带来旱涝灾害、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同时使地表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使水环境恶化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

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


13.什么是水体污染?

答:水体污染常称为水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了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造成水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表的污染物,经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干沉降或湿沉降(降雨、降雪等)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14.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答:水体污染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污染源,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废水,是水体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影响较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冶金、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企业。

(2)生活污染源,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各种污水,如洗涤衣物、沐浴、烹调、冲洗大小便等活动产生的污水,其数量、浓度与生活用水量有关

(3)农业污染源,指由于农药和化肥的不正确使用所造成的污染,如为保证农作物产量而长期施用过量肥料(化肥、有机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经雨水冲刷、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4)其他污染源,如油轮漏油或者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引起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因油膜覆盖水面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死亡生物残体分解可造成水体污染。


 15.什么是水体污染的点源和面源?

  答:对水体污染而言,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大量灰污染。点源的污染物多,成分复杂,变化规律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的影响,即有季节性和随机性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量末红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的,指溶解态或颗粒态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属于点,经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不堪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污染。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2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面源污染物浓度通常较点源污染低,但污染的总负荷却非常巨大。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