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信息公示
环保标签
积分商城
积分规则
提问
发文
2021-09-17 11:01:01发布
缺一份灬柔情
一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紧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环境应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前提工作,由此,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并于2014年新修订实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我国对于化学品泄漏或爆炸等应急性的环境健康损害事件的响应和处理机制是
(1)组织指挥体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态势及影响,环境保护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可报请国务院批准,或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成立国务院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2)监测预警。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环境监测,并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信息加强收集、分析和研判。对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将预警分为4级;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同时通报同级相关部门和单位;预警信息发布后,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视情况采取分析研判、防范处置、应急准备、舆论引导等措施;最后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
(3)信息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4)应急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设定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现场污染处置、转移安置人员、医学救援、应急监测、市场监管和调控、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国际通报和援助、国家层面对应等工作和措施。
(5)后期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及时组织制订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6)应急保障。确保相关应急队伍保障,物资与资金保障,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及技术保障。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一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紧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环境应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前提工作,由此,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并于2014年新修订实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我国对于化学品泄漏或爆炸等应急性的环境健康损害事件的响应和处理机制是
(1)组织指挥体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态势及影响,环境保护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可报请国务院批准,或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成立国务院工作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2)监测预警。相关部门加强日常环境监测,并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信息加强收集、分析和研判。对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将预警分为4级;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同时通报同级相关部门和单位;预警信息发布后,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视情况采取分析研判、防范处置、应急准备、舆论引导等措施;最后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
(3)信息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4)应急响应。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设定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现场污染处置、转移安置人员、医学救援、应急监测、市场监管和调控、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国际通报和援助、国家层面对应等工作和措施。
(5)后期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及时组织制订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6)应急保障。确保相关应急队伍保障,物资与资金保障,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及技术保障。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