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厂里出了一些紧急状况,氨氮、总氮从2011冬季到现在一直超标,偶尔几天能达标,而且浮泥特别严重,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浮泥,(冬季水温都大于12度)具体情况如下:厂里用的改良型氧化沟工艺,采用的表面曝气,两组,设计水量4万吨,实际控制水量每天在3吨左右,进水是主要是生活污水,厂区周边有几个大型化工园,化工园有自己的污水厂,偷排查处较严,因为管网也是我们自己在管理。进水水质cod=350mg/l,氨氮=50mg/l,TN=60mg/l,TP=4~7mg/l,BOD=120mg/l,PH=7.8~8.1,orp=-100mv左右。出水cod=50mg/l,氨氮=25mg/l,TN=29mg/l,TP=1mg/l,BOD=10mg/l,PH=7.5~7.6,工艺参数氧化沟出水口DO=1.5~2.6mg/l,MLSS=2000~2500mg/l,回流比R=100~120%,食微生比为0.1~0.12kgbod/kgmlss*d,SRT为7天,现同步运行的小试、中试系统已经崩溃,污泥不长反而直线下降,现在担心生产性氧化沟发生同样的情况,现氧化沟浮泥特别严重,MLSS也在下降,原因是什么呢,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标签:
相关问答
- 生物接触氧化池满负荷运行
- 工业污水
- 氨氮,COD达标,总P偏高
- 沉池的出水不好,有絮体流出
- 液面泡沫带少许绿色,去除出水的色度
- 进水氨氮在20左右,而出水氨氮200左右
- 全球主要的环境事件有哪些?
- 曝气时泡沫上粘有死泥呈黑色,溶解养升高迅速,出水浑浊
- 降低出水浊度的工艺改善方法
- 好氧池出口COD小于二沉池出水COD高出100mg/l
(1)总体来看还是进水有机物与总氮比例失衡,也就是进水有机物低,总氮较高。
(2)由于气温不高,加之氧化沟工艺溶解氧无法全部保证,本身氨氮去除就会受到影响。
(3)建议源头管控的COD值放宽些,可以纠正有机物和总氮的比例问题,这样就有利于你的氨氮,总氮去除了。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