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信息公示
环保标签
积分商城
积分规则
提问
发文
2021-07-16 10:07:00发布
∝释然。
土壤结构就是土壤中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自然界的土壤,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或颗粒就是各种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土壤中结构体可归纳为块状结构体、核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团粒结构体等。
(1)块状结构体:近似立方体形,长、宽、高大体相等(一般大于3cm),边面棱不很明显。该结构容易在质地黏重而缺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特别是在土壤过湿或过干时最容易形成;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
(2)核状结构体:与块状结构体类似,但体积比块状结构小,长、宽、高在1~3cm,边面棱角明显。该结构多以石灰或铁质作为胶结剂,在结构面上有胶膜出现,因此具有稳定水分的作用,容易在质地黏重和缺乏有机质的土中形成。
(3)片状结构体:呈扁平状,长度和宽度比厚度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这种结构往往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或某些机械压力造成的,不利于通气透水,容易造成土壤干旱,水士流失。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
(4)柱状结构体:呈立柱状,其中棱角明显有定型的称为棱柱状结构体。棱角不明显无定型的称为拟柱状结构体。其特点是土体直立、结构体横截面大小不一、坚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很大的裂隙、既漏水又漏肥。常见于半干旱地带的表下层,以碱土、碱化土表下层或黏重投入心土层最为典型
(5)团粒结构体:通常指土壤中近乎球状的小团聚体,其直径为0.25~10mm,具有水稳定性,对士壤肥力等具有良好作用。农林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粒径为2~3mm。这种结构体一般存在于腐殖质较多、植物生长茂盛的表士层中,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士壤结构体类型。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土壤结构就是土壤中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自然界的土壤,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或颗粒就是各种土壤结构。根据土壤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土壤中结构体可归纳为块状结构体、核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柱状结构体、团粒结构体等。
(1)块状结构体:近似立方体形,长、宽、高大体相等(一般大于3cm),边面棱不很明显。该结构容易在质地黏重而缺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特别是在土壤过湿或过干时最容易形成;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
(2)核状结构体:与块状结构体类似,但体积比块状结构小,长、宽、高在1~3cm,边面棱角明显。该结构多以石灰或铁质作为胶结剂,在结构面上有胶膜出现,因此具有稳定水分的作用,容易在质地黏重和缺乏有机质的土中形成。
(3)片状结构体:呈扁平状,长度和宽度比厚度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这种结构往往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或某些机械压力造成的,不利于通气透水,容易造成土壤干旱,水士流失。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
(4)柱状结构体:呈立柱状,其中棱角明显有定型的称为棱柱状结构体。棱角不明显无定型的称为拟柱状结构体。其特点是土体直立、结构体横截面大小不一、坚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很大的裂隙、既漏水又漏肥。常见于半干旱地带的表下层,以碱土、碱化土表下层或黏重投入心土层最为典型
(5)团粒结构体:通常指土壤中近乎球状的小团聚体,其直径为0.25~10mm,具有水稳定性,对士壤肥力等具有良好作用。农林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粒径为2~3mm。这种结构体一般存在于腐殖质较多、植物生长茂盛的表士层中,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士壤结构体类型。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