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术界
这方面除了某些业务部门和中小型研究所以外,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做的也是专业相关的研究,应用。具体有各大高校,气象局(省局以上),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台风所,暴雨所,高原所...)。做大气环境的还有环境相关部门。另外还有国外的各种机构。本专业出国相对容易。待遇不能说清贫,但也只能说够用。
2、工业界
国内我知道的主要是新能源公司,比如风电太阳能,还有跟气象局合作的软件公司做各种雷达卫星资料处理软件。机场也是一个好去处。国外还有很多咨询公司和电脑公司有大气组,像ibm的大气组。主要做商业相关的气象评估。这些行业待遇比较好,很多也只要求硕士学位。
3、互联网创业
天气预报,雷达实时监测等天气相关app的市场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外都有很多创业团队在探索其中的商业模式。我的硕士同学有在创业做精细预报app的。
气象系统基层现有业务情况
第一,基层观测业务正在逐步实现全自动化,对于人员定位由原来的定时主动人工观测变为设备维护排故障。成都局已经在试点“流传输”所有观测数据均打包直接发送至报房。等于说以后趋势是不需要人工发报…
第二,预报,省级指导建议市县局,市局指导建议县局。县局默默抄省局和市局,都是数值产品,省市局修正的已经差不多了,一般省市意见一致。
第三,县局都干啥?办公室—文案处理。仪器保障—电器维修。科技服务—会搞服务。预报服务—照猫画虎。
如果你的家乡比较偏远,愿意回去,你可以选择这个专业,但如果你希望以后留在一线城市或者经济较发达地区,气象局所需要的学历要求很高,你要做好十足搞科研的准备,理科的公式推导,文科的背诵记忆,以及工科的编程能力。总的来说,气象学在中国并不是前沿,与国外档次相差甚远,然而,我认识的气象人都朴实低调,但大部分都处于在所谓体制内的一眼看到底。所以,有利有弊,我只能奉劝,入气象需谨慎,除非真爱。
大气科学考研前景
大气科学这个专业考研还是很必要的,现在的工作环境对学历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像一二线成色基本上只要研究生了,所以想要找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考研还是应该要努力完成的一件事情。
近年来,考研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报考热”的原因是什么那?众所周知,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本科生层出不穷,早已不再具有很强的就业优势,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在学业上继续提升,才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有的同学因为有名校情结,考研可以换一个自己喜欢的院校。而且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都是考研人越来越多的原因。
开设大气科学专业的大学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南京大学
3、兰州大学
4、北京大学
5、云南大学
6、中山大学
7、中国海洋大学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浙江大学
10、沈阳农业大学
11、广东海洋大学
12、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用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如何?
- 行业类别为C3039填报时应该参照哪个技术规范?
- 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利用辐射处理污水有哪些优势?
- VOCs 如何影响大气氧化性?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如何办理?
-
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建宠物隔离制度(生命面前人与动物平等对待)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智能综合气象站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
-
雨量监测站安装说明
-
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
-
【环保违法案例】襄阳市樊城某公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