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从而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规模分级
地质灾害依据发生体积的大小,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等四个规模等级,不同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分级的体积大小界限不一,具体参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规模分级。
地质灾害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灾情依据造****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含)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地质灾害险情分级
地质灾害险情依据威胁人员、财产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含)以上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含)以上的;
2、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以下的;
3、中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含)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4、小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什么是地质灾害隐患点
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仍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什么是地质灾害隐患区
地质灾害隐患区,是指在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会诱发地质灾害。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等。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
3、堆填加载: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
4、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山坡上乱砍乱伐等,也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 为什么要建立以规划为依据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管理机制?
- 日本核事故地区的大米发往中国?
- 日本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境保护是怎么样的?
- 天然气水套炉废气中,烟尘和颗粒物是一回事吗?
- 环保项目有哪些
- 都芳水性漆和普通油漆的区别是什么?
- 属于保护范围内的电力设施有哪些?
- 危害电力设施建设的行为有哪些?
- 哪些环保产品能够申请中国环保产品认证?
- 我们二沉池的出水也一直不好,看上去想面汤,很多絮体流出,是什么原因呢?
-
安徽瑞阳环保做什么的(安徽瑞阳环保公司怎么样)
-
电镀中铬的作用是什么(电镀中铬的作用是什么原理)
-
什么是国家环境管理权(国家环境管理权的内容)
-
什么是反射式采暖炉(反射式采暖炉的作用)
-
环保税是基于什么的原则(环保税减免优惠政策)
-
高盐废水中的盐是什么(高盐废水有哪些来源)
-
第三方节能是什么(第三方节能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