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火灾存在的隐患情况(有哪些)

2024-07-03 17:56:16发布

  随着冷链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冷库需求量持续增长,冷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部分企业一心只顾发展,忽视了消防安全,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保温材料易被引燃


  冷库保温所使用的材料和管线外层包裹物一般都是可燃的。在施工焊接作业或其他作业用火不慎时,都易发生火灾事故。部分保温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属于可燃物,燃烧速度快,且燃烧时发出大量高温有毒烟气,人吸入后短时间内即可窒息死亡。


  燃烧猛烈易形成立体火灾


  冷库四壁垂直贯通,有烟囱式的空心夹墙;保温层中有沥青、油毡,库内有软木、纤维板、稻壳和塑料等。因此,纵横方向的蔓延速度很快。


  燃烧隐蔽不宜扑救


  冷库保温层起火阴燃时间较长,阴燃火焰在夹墙内,外部不易发现。因为低温,多数冷库内部没有设置报警、喷淋等消防设施,导致冷库内部发生火灾不太容易被及早发现,也无法实现自动灭火。且冷库出入口少,库门及多层冷库的楼梯间都易被火焰封堵,浓烟翻滚下消防救援人员很难向库内或向上进攻。


  高温有毒气体聚集,有爆炸危险


  一般的冷库起火,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含量较高。部分冷库使用氨作为制冷剂,若管内氨气大量喷出,浓度达到15.7~27.4%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


  建筑耐火等级满足不了规范要求


  部分冷库是利用废旧的厂房、库房改建而成;有的直接采用夹芯隔热板和轻钢结构,未进行任何防火处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和整体坍塌。


  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过大


  随着一些新型冷库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实际储藏规模的需要,冷库的建筑规模也在成倍增加,一些装配式冷库的建筑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因没有进行适当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


  安全疏散满足不了规范要求


  冷库建筑出于保温和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往往将库房、冷间等不同的功能区串联起来,难以满足每个功能区都具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有些食品加工厂直接把冷库设在生产车间内,生产与冷藏混为一体;有些冷库设在地下室内,却没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冷库中的人员和物资很难进行有效的疏散,造成损失和伤亡的扩大。


  消防设施不足


  由于管理者对冷库建筑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尤其是将一些规模不大的装配式冷库简单地作为一个冷藏装置,对其需要设计和配置哪些消防设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概念,造成冷库的消防设施几近空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施工管理措施不到位


  冷库的建造、检修、拆除过程中的动火作业会产生高温焊渣,切割火花等明火,如果施工人员未能按照标准规定来进行,这些明火极有可能点燃可燃物。由于冷库内用来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玻璃纤维等材料都具有很强的易燃性,还有一些防水涂料也能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施工中不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很容易因动火用电发生火灾。


  电气设备故障


  冷库使用的电气设备不在少数。照明灯、冷库电机、传输设备等,都是冷库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使用不当都会引发火灾。此外,部分冷库使用年限过长,电气设备存在绝缘层老化、破裂等问题,电线的老化、设备的短路故障概率较大。


  不同功能的房间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部分单位为了让使用空间最大化,随意在冷库内部进行简单分隔,用作办公室、机房等其他用途,分隔的材料往往达不到消防安全标准要求,有些甚至是可燃材料,然而办公场所和配电间内,电器线路较多,用电荷载大,易产生高温甚至火源,设置在隔间内,具有很高的火灾风险。


  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企业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只图眼前利益,疏于安全防患,安全制度只停留在书面和形式。一些设备及建筑结构老化、损毁,整改措施却不到位。在冷库的日常运营中,由于现场员工管理不当,如在冷库内吸烟、随意丢弃烟头等行为,也有可能会造成火灾。管理者和员工没有尽到安全工作的责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隐患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打赏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