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是集中储存和放置物资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经济损失往往十分严重。因此,仓库管理人员应提高防火意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仓库火灾隐患
1、耐火等级较低
部分大型仓库是由过去的旧厂房改建而成,耐火等级低,建筑空间大,储存物资多,发生火灾时燃烧猛、蔓延快,再加上原有的设计用途与现有的消防安全要求不匹配,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随意搭建的钢结构简易仓库,未按标准进行阻燃处理,发生火灾时容易倒塌。
2、人员管理混乱
部分仓库存在乱搭、乱建、乱堆,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间距、三合一等现象,甚至一些仓库没有安排指定人员进行轮岗巡查,这些现象都极易引发火灾。
3、火种控制不严
部分仓库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动火规定,在仓库内违章切割、无证动火、违反规定吸烟等,这些行为都在仓库内埋下了火灾隐患。
4、消防器材未保持完好
消防器材没有定时进行安全检查,烟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老化失效,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附近杂物堆积,导致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
5、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仓库内部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甚至出现线路未穿管保护、私自架设临时线路、乱拉乱接等现象,导致线路杂乱不堪,线头裸露极易引发火灾。
6、可燃物品较多
大型仓库中各种物资集中堆放现象比较常见,一般采用堆垛存放、货架分层存放、托盘堆放等方式储存。堆放的物资数量多,密度大,可燃物种类多,火灾危险性也就随之增大。
7、危化品管理不当
仓库内的危险物品、化学品仓库没有分类专库存放。由于通风散热条件不良,防火防潮、降温措施不力,堆放不规范,缺乏专业知识致使库存物品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自燃、燃烧或爆炸。
8、特种设备使用不当
部分仓库区域内叉车等特种设备进入库房时未做防静电、车辆尾气未做防护处理等情况,易因静电产生火花、车辆尾气火种或高温烟气引发火灾爆炸;机械设施设备缺乏维护保养、供油系统故障导致摩擦发热也极易引起火灾。
仓库防火措施
仓库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仓库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要充分重视消防安全并落实主体责任。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特别是仓库管理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发现、整改火灾隐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完善仓库内的消防设施设备。不得损坏、挪用、侵占仓库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保养消防设施设备,保证其完好有效。
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不得出现堆放货物堵塞、占用消疏散通道,锁住安全出口,占用消防车通道等现象。要保持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保证防火间距内无堆放杂物或停靠车辆。
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库房外动用明火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及时清理作业区域可燃物,对无法清理的要进行覆盖、增湿,配备灭火器材,作业人员离开时必须把火彻底熄灭。
仓库内应按规范使用各类特种设备,根据各类仓库的性质明确主要负责人,做好责任制度的划分。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及时排除各类消防隐患。
各类危险物品、化学物品应专库存放,并做好预防措施。所有物品入库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确实不留火种等隐患后,方可入库。
仓库内严禁出现生产经营、仓储和住宿合用的三合一现象,极易造****员伤亡。
仓库内电气设备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装、检查和维修,电工应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格进行作业。仓库工作人员严禁私搭乱接线路,严禁违规用电。
仓库工作人员离开时要关闭门窗及一切可用电源,并严格检查是否存在其他火灾隐患,确定不留隐患后,方可离开。
仓库火灾应对
仓库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仓库内物品较多,火势会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所以在火灾初起阶段,仓库内的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警,并组织人员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扑救火灾。当火势过大蔓延,无法被扑灭时,仓库内的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等待救援。
- 为什么要建立以规划为依据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管理机制?
- 日本核事故地区的大米发往中国?
- 日本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境保护是怎么样的?
- 天然气水套炉废气中,烟尘和颗粒物是一回事吗?
- 环保项目有哪些
- 都芳水性漆和普通油漆的区别是什么?
- 属于保护范围内的电力设施有哪些?
- 危害电力设施建设的行为有哪些?
- 哪些环保产品能够申请中国环保产品认证?
- 我们二沉池的出水也一直不好,看上去想面汤,很多絮体流出,是什么原因呢?
-
什么是染整废水(染整废水的处理方法)
-
什么是低温脱硝催化剂(低温脱硝催化剂的作用)
-
蒸发式冷气机是什么(蒸发式冷气机原理)
-
有机废气是什么意思(有机废气的定义)
-
为什么要建污水处理厂(建污水处理厂的原因)
-
机动车环保标志有什么用(机动车环保标志用途)
-
鲁丰环保是干什么的(鲁丰环保是干什么的公司)
-
为什么要进行污水处理(进行污水处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