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危害程度分析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和条件。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物料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系统分析和检测检验等方法,对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标准规范,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辨识用人单位生产工艺过程中生产环境中、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本单元运行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评价单元按:机电车间单元、供料车间单元、烧成车间单元三个评价单元进行。
详细资料内容请见附件:
相关问题
- 行业类别为C3039填报时应该参照哪个技术规范?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如何办理?
- 企业何时可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期限一般多久?
- 室内环境中 VOCs 污染物有哪些来源?
-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有哪些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清单
-
【环保违法案例】襄阳市樊城某公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
-
叉车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管理)
-
快递怎么收才安全(疫情期间双十一快递怎么收才安全)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甲苯)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甲醇)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氢氧化钠)
-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