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化现状(我国荒漠化主要类型)

2021-05-28 11:44:49发布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较广的国家,已经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据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资料,我国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度为每年增加1560平方公里;从70~80年代,其速度已为每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目前则扩展至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


  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亩农田处在荒漠化威胁之中。虽然有些局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或改善,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荒漠化仍在加速扩展和蔓延。若将其与沙漠和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中国在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计划中,预计将投入1750亿美元来处理工业污染。因为报告中有大量未能考虑的因素,也许到时候要花的钱会更多。近年来,许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后果。不少国家将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国情制定并实施了防治荒漠化的具体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很严重,荒漠化治理还需各国坚持不懈的努力。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不当的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全球荒漠面积逐渐扩大。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共10亿多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其中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而其中35%为儿童。


  在美国儿童中,65%不同程度地患有哮喘病。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2006年8月29日农民日报报道,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超额死亡(比历年平均死亡人数多出的死亡人数)人数达11万人,超额门诊、急诊病人达65万人,有相当比重是农民,这导致健康危害的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水被污染造成或加剧的;50%的儿童死亡是由于饮水被污染造成或加剧的;每年有2500万儿童死于饮用被污染的水引发的疾病;每年因水污染引发的霍乱、痢疾等传染病的人数超过500万。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包括:癌症、氟中毒、腹泻、铅中毒、砷中毒、镉中毒、汞中毒等。


  我国荒漠化主要类型


  一、风蚀荒漠化


  我国风蚀荒漠化面积达160.74万平方公里,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内蒙、西藏、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二、水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退化。我国水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流域、泾河上游、清水河、祖历河的中上游、湟水河下游及永定河的上游;在东北西部,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下游及大凌河的上游;此外,在新疆的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上游及昆化山北麓地带也有较大的连续分布。


  三、草地退化


  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草地退化非常严重,退化草地面积达10523.7万公顷,这一地区草地总面积的56.6%。


  四、土壤盐渍化


  土地盐渍化是指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由于旱地灌溉而形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荒漠化的又一种类型。土壤盐渍化属化学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在我国荒漠化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其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点荒漠化总面积的8.9%。


  中国沙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风力侵蚀地区,并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


  风力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的沙漠、戈壁等区域。


  分布区域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断续分布延伸长达5500km,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旗、县.另外,中国南方的部分湿润地区也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