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
一般治理的步骤有以下这些:
步骤1、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目标;
步骤2、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步骤3、分析人类活动对河道功能的影响;
步骤4、识别河道的主要天然资产和主要间题;
步骤5、确定生态河道治理的优先次序;
步骤6、制定保护资产和改善河道的策略和措施;
步骤7、制定生态河道治理详细而可度量的目标;
步骤8、分析目标的可行性;
步骤9、制定修复工程的详细计划;
步骤10、设计修复工程的评估方案;
步骤11、组织修复工程的实施;
步骤12、实施修复工程。
生态治理河道的原理
1、河道生态治理应在河道截污工程基本完成,无明显污染源直排入河,已消除黑臭的情况下进行。
2、河道生态治理一般应在区域生态、水质、底质等历史及现状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诊断现状河道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治理措施。
3、河道生态治理应从适宜生物栖息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工程对水文、水深、流速、底质、河道形态、断面形式及材料等多方面生境因子的影响,构建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境条件。
4、河道生态治理应尽量保留河道天然的形态及断面,控制截弯取直,河道断面宽度及形式应避免均一化、单一化。
5、护岸应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护岸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应选取具有较好透水性、有利于水体交换,适宜动植物生长的生态亲和性较佳材料,优先选取当地天然材料。
6、河道生态绿化在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利用河道两侧现有植被,合理配置不同习性的植物,营造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景观多样的植物带;植物宜选择乡土种。
7、河道生态治理应对治理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
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建宠物隔离制度(生命面前人与动物平等对待)
-
【环保违法案例】襄阳市樊城某公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
-
【环保违法案例】重庆市铜梁区某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
-
【环保违法案例】重庆市涪陵区某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
-
路基工程填土施工安全技术资料(可下载)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可下载)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频电场)
-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吸收法和吸附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