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 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020-08-31 14:07:30发布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外部条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为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制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钢铁产业分布


  钢铁的产业链确实非常庞大,涉及人民生活工作的各个部分。


  最上游是探矿,铁矿场、采矿、运输(中国通常是海运和铁路运)、中间就是炼铁、炼钢,下游利用不同的工艺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如螺纹钢、线材、型材、薄板、中厚板等、接着就是生产成各种日用商品,如汽车、铁制工具、电器壳等。


  设计的公司主要有:探矿企业(中国通常是探矿所),采矿企业;矿车设计制造企业(中国有北方重工、上市公司是北方股份);矿区建设企业;矿石运输企业;炼铁铸钢企业(宝钢、武钢之类);下游是各种炼钢加工企业,钢材贸易公司、钢材交易市场、钢材电子交易所等;还有用钢企业(汽车、电器、造船、建筑等),当然还有其他提供能源、信息、还有炼钢炉等企业。


  浅谈钢铁产业未来几年发展前景


  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批在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具有特色的钢铁企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我国钢铁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生铁产量6.91亿吨,同比下降3.5%,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粗钢产量为8.04亿吨,同比下降2.3%;国内钢材产量保持增长,2015年达到11.23亿吨,同比增长0.6%,增速趋缓。


  钢铁工业作为优先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业,大力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优化结构、脱困升级、提质增效。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恢复到4.7%。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