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20-07-23 14:10:04发布

  1、部分村民环卫意识差,乱丢乱甩制止难。因为农村地面大,空间广,一般村民的生活垃圾、旧农用薄膜、空农药瓶等杂物乱丢乱甩已习以为常,误认为丢了甩了不影响什么,也不碍于大事。


  然而时间一长,“乱扔物”腐烂发霉,散发出一种臭气,不仅污染了空气质量,而且又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即使有觉悟的群众出来制止,但农村毕竟不比城市,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更制止不好。


  2、农村居住分散,垃圾集中处理难。农村不仅地面广,而且地形差异决定了居住的分散型,然而对农村的垃圾物处理也是一件棘手难事。农户分散居较多,特别是部分偏远乡,单家独户甚多,加上交通又不十分方便,集中清运处理垃圾可比是“蓝纸上写蓝字,难上加难”。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


  (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二、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明显。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


  2.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三、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较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2.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3.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4、在主要路口以及村民住居集中的区域建造垃圾池和置放流动垃圾桶,方便村民生活垃圾回收,组织环卫工每日清运集中垃圾,确保环境卫生。


  5、基层无职党员切实履行职责


  利用创先争优承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平台将环境治理深入宣传,使环境保洁意识深入党员心中;积极行动,以行动来诠释***员模范先锋作用。每个党小组按照党总支统一安排,开展村道环境卫生整治和庭院保洁工作。全村党员积极投工投劳,同时结合环境整治及其它项目推进,让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间,解民情释民惑,逐步建立起长效的邻里关系协调机制,让环境治理、素质提升工程深入人心,建立长效环境保洁机制。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