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垃圾填埋场的优缺点

2020-05-14 14:50:14发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


  第十一条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厂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服务年限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和日处理能力分级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


  Ⅰ类总容量为1200万m3以上;


  Ⅱ类总容量为500-1200万m3;


  Ⅲ类总容量为200-500万m3;


  Ⅳ类总容量为100-200万m3。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二、填埋场建设规模日处理能力分级:


  Ⅰ类日处理量为1200万t/d以上;


  Ⅱ类日处理量为500-1200t/d;


  Ⅲ类日处理量为200-500t/d;


  Ⅳ类日处理量为200t/d以下。


  注:以上规模分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垃圾填埋场有多大


  1)爆炸事故和火灾。填埋释放气体由大量CH4和CO2组成,当CH4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15%,易引起爆炸。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县阳坊镇的填埋沼气爆炸事件就是其典型代表。2)地下水污染。填埋释放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及CO2都会溶解进入地下水,打破原来地下水中CO2的平衡压力,促进CaCO3的溶解,引起地下水硬度升高。全封闭型填埋场的填埋气体的逸出会造成衬层泄漏,从而加剧渗漏液的浸出,导致地下水污染。3)加剧了全球变暖。CH4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而CH4对臭氧的破坏是CO2的40倍,产生的温室效应要比CO2高20倍以上,而垃圾填埋气中CH4含量达40%~60%。4)导致植物窒息。CH4虽对维管植物不会产生直接生理影响,但它可以通过直接气体置换作用或通过甲烷细菌对氧气的消耗,从而降低植物根际的氧气水平,使植物根区因氧气缺乏而死亡。另外,CH4在无氧的条件下还能促进C2H4的形成。5)填埋气中含有致癌、致畸的有机挥发性气体,其恶臭气味易引起人的不适。


  垃圾填埋的方法


  垃圾填埋,通常指的是卫生填埋,而不是随便挖个坑埋了,目前随便挖个坑埋了的情况很多,暂且不说。填埋,是处理垃圾最普遍最普通的一种方法,优点就是把我们产生的垃圾集中到一个人少的地方,无害化处理了,这里说的无害化,是指我们的目标,我们要使这些垃圾无害,但是实际做得到吗?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不仅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垃圾填下后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长远的影响,包括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各个方面,并且垃圾填下后,需要长达几十年的维护控制,才能达到封场状态,这期间维护不良,很有可能发生爆炸,我们已经有很多起垃圾填埋场爆炸的实例,这里不提,封场后的土地利用,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不细说,绝对不能种吃的,绝对不能建房子。填埋,虽然防止二次污染技术已经不错,但是污染绝不可能没有,自己想一下,那么多垃圾,埋在那,就算你围个圈,全封闭了,它也不能没污染啊~其实说白就是我们对着垃圾山无奈的一个做法。


  焚烧,对于处理垃圾来说,真的优点很多。最好的减容化无害化资源化,只是二次污染不可避免,特别是现在媒体对垃圾焚烧的报道,说污染非常严重,致癌性非常强大,等等。但是垃圾填埋场也会产生二恶英,在没处理的情况下,还会比处理过的焚烧厂量大,没人想有一个垃圾焚烧厂建在自己家门口,但更没有人希望家门口是个垃圾填埋场,更没有人希望自家门口是个垃圾山,更更没有人希望走到哪,看到的都是垃圾山,有些事我们必须要做,我们可以考虑把焚烧厂建在离人远的地方,大不了多花很多很多运费,但是,对于一些地方,人住的地方都没有了,你没理由把你北京的垃圾拉到我河北来埋掉吧?...地穷人贱?


  中国有多少垃圾填埋场


  中国垃圾填埋场十大沼气发电站排行榜


  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南京水阁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济南市无害化处理厂沼气发电站


  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湖南长沙桥驿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梅州龙丰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无锡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站


  中国垃圾处理设施还非常落后,364个城市还没有垃圾处理厂,发改委已经要求各个设市城市07年底要征收垃圾处理费,全部投入到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厂的投资规模将在360亿元以上。


  我国垃圾处理量年增幅10%以上,处理率低。固体废弃物是浓缩态最高的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也非常大,尤其是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固体废物产生量受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生产和消费量的影响,因此,废物产生量与P之前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随着P的高速增长,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率保持在10%上,2005年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粪便1.95亿吨,综合处理率在51%左右,工业固体废物13.4亿吨.其中危险废物1000万吨左右,有400万吨没有得到处置。


  我国垃圾处理厂在规模和结构上非常落后。根据建设部对全国661个城市垃圾填埋场运行检查情况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城市有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372座,分布在297个城市,一半以上的城市垃圾处理率为0,全部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率仅仅为50.8%,近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而这部分填埋厂中只有15%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的基本无害化,


  5%填埋场垃圾实现较完全的无害化,其余的垃圾只是被简单的填满,仍然在继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建设垃圾处理厂正在成为各地的共识。根据环保总局“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投资450亿元新建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以上。“十五”期间我国新增垃圾处理能力约12万吨/日,如果根据“十一五”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4.2万吨/日的规划计算,每吨的建设成本在15万-20万之间,“十一五”期间生活垃圾厂的投资规模在360亿-480亿元左右。


  从各地方的情况来看,对于垃圾处理也越来越重视,北京市和河南省都出台了“十一五”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方案,我们预计其它省市也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此外,国家发改委在07年2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动用价格杠杆促进环境保护,推行“谁污染谁付费”,规定在07年年底前所有城镇收缴污水处理费,所有设市城市都要在规定期限内收缴垃圾处理费,预计这一政策将提升地方在建设垃圾处理厂方面的资金实力。


  建设部最新统计资料介绍: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有生活垃圾处理厂(场)467座,处理能力8567万吨;填埋场372座,处理能力7103万吨,分别占80%和83%;焚烧厂69个,处理能力1138万吨,分别占15%和13%;堆肥厂26个,处理能力326万吨,分别占5%和4%;截至2006年底,焚烧处理量占全部垃圾处理总量的比例约为13%,与2005年相比,填埋下降2个百分点,堆肥下降1个百分点,而焚烧处理上升3个百分点;我国垃圾通过焚烧发电进行处理的比重已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另外,一批焚烧厂在半年内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宜兴垃圾焚烧项目、福州红庙岭垃圾发电厂、厦门市环卫综合处理厂、天津青光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州苍南垃圾发电厂、宁波镇海垃圾焚烧发电厂、淄博垃圾焚烧发电厂、昆明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成都市第一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其中80%的焚烧厂是在近5年建设的,若干从事焚烧厂投资或供货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形成,可见,垃圾焚烧发电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