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蓝天保卫战三大攻坚战

2020-04-03 14:49:37发布

  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织就了这世界上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每当我立在大地上,抬头仰望蓝天时,我总觉得,这一切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恩赐。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可惜的是,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不知从何时起,天空开始喜欢蒙着一层灰色的面纱,再不见曾经的纯净空灵;那种蓝宝石般的天儿,越来越少见了。


  因为我们人类的强势,因为我们人类的贪婪,只顾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的便利,全然不顾大自然的警告,看不到环境的急剧恶化。当然,环境的污染对我们的生活也必然产生极多负面影响:温室效应,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也许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人们才开始敬畏自然,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觉悟的人们注意到,昔日随处可见的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已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如今,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孩子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新鲜的空气,什么叫天空一碧如洗;他们的生活确实鲜活、缺少色彩。他们的生活环境就像那灰蒙蒙的天空一样沉闷、无趣......


  这便是经济过快发展的后遗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是,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吗?!


  有时候,我就想不明白,古人和我们究竟谁生活得更幸福?古人生活固然有诸多不便,但山林间那种新鲜的空气,却可以毫无顾忌地呼吸,舒适惬意的自然环境,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像我们现在,除了要安空调,还要安装净水器,甚至还要安装空气净化器;否则,生活质量就没有保障。


  我们需要真正纯天然的散发着花草芳香的空气,而不是那种电器净化的纯粹的气体。


  因此,党和国家近年来特别重视环境保护,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方针,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撒草种花,致力建造花园式城市,努力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注重新旧动能转换建设,腾笼换鸟,减污减排,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天空一片蔚蓝,让我们都能在天地间自由畅快的呼吸,自由自在地生活。若不然,不久的将来,地球上便没有了我们适合的容身之处,我们吃饭、喝水、呼吸都成问题的话,还谈什么发展?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空气,是我们人类唯一不收费的共享资源!所以,我们需要绿水青山,我们更需要白云蓝天!保护环境,保卫蓝天,刻不容缓!!


  愿有一日,天空依然如蓝宝石般美丽湛蓝;愿有一天,世界能够洁净如初。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绿色出行,绿色生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保卫蓝天,有你,有我,有他;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蓝天下。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0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于近期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防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据介绍,我国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以及大量裸露地面存在的用地结构,对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构成了重大挑战。


  赵英民表示,《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四个四”,即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突出“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优化“四大结构”,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实现“四个明显”,就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蓝天保卫战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蓝天保卫战是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明确的“作战方案”——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从加快解决燃煤污染到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从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到应对重污染天气,报告里每一项任务部署都是冲着“啃硬骨头”去的。


  其他新词


  2017年两会,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治理成效


  2018年7月18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47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67个。


  蓝天保卫战手抄报


  蓝天保卫战是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降至58微克。词语解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初显: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约三成,酸雨面积下降恢复至20多年前的水平……成绩是显著的,但距老百姓期待还有差距。一些地区进入采暖期后雾霾频发,冬季空气质量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甚至还有地区频现爆表,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随着治理大气污染向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是,无论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场蓝天保卫战,我们都必须打好,坚决打赢,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保卫蓝天的攻坚战怎么打?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明确的“作战方案”——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从加快解决燃煤污染到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从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到应对重污染天气,报告里每一项任务部署都是冲着“啃硬骨头”去的。各地应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把一项项硬任务落到实处,让大气污染治理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12个新词2017年两会,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