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会,环保大会上的诉说阅读题答案

2020-03-23 14:46:45发布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联合国水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HumanEnvironment)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各国政府代表团及政府首脑、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讨论当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为了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Deser-tification)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1992年6月,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5月开始,历经5次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完成。为了有效地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执行与自己和后代密切相关的“防治荒漠化公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国际联合防治荒漠化行动,迎合国际社会对执行公约及其附件的强烈愿望,以及纪念国际社会达成防治荒漠化公约共识的日子,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UnitedNationsWaterConference)


  联合国水环境会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联合国为研究全球水环境状况、探讨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而召开的专业会议。1977年在西班牙举行。参加者有116个国家的代表、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代表。会议目的是:考察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并考虑将其用于生活、工业和农业方面的策略;通过宣传使水问题的重要性达到家喻户晓;制定解决水问题所必需的国内、地区及国际标准应采纳的行动建议。在行动建议中规定,为了掌握水资源的可能利用量,应配备观测体制来评价水资源,制订长远确保安全的饮用水计划;为确保农业用水并配备灌溉设施,实现工业用水的循环使用及下水处理,应制订水环境计划。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


  联合国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是继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


  这次大会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在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根本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题的政府声明》。这些会议文件和公约有利于保护全球环境和资源,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同时也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利益。这次会议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届大会的会徽是一只巨手托着插着一支鲜嫩树枝的地球,告诉人们:“地球在我们手中。”这次大会的宗旨是回顾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


  “里约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世界环保大会


  1、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


  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人类还没有完全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真正涵义,其行动过于缓慢,乃至赶不上环境不断恶化的速度。


  全球的环境恶化仍然有增无减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发现引发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这一轮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3、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