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有哪些

2020-03-09 14:17:41发布

  1.1环境因素的识别


  1.1.1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因子


  a)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现有的或潜在的八种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


  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管理、土地污染、能源和资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幅射、振动等)、


  物理属性以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等;


  b)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三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c)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下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并确保对已纳


  入工作计划


  的项目(如厂房建设或改造计划、技改项目、设备引进计划、新品开发计划、


  以及生产线搬迁计划等)、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如新厂房、新设施


  设备、新生产线、新产品、以及使用的新材料和新的作业、管理和服务流程等)


  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1.1.2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及其组合:


  a)生命周期评价法;


  b)物料衡算法;


  c)现场观察法;


  d)监测测量法;


  e)横向对比法;


  f)纵向对比法。


  1.2环境因素的评价


  1.2.1环境因素的评价因子包括:


  a)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b)环境影响的敏感度;


  c)环境影响的恢复代价;


  d)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e)环境影响的范围。


  1.2.2环境因素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按附录A.1《环境因素评价标准》执行。


  1.2.3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原则


  a)存在违反相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直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b)识别出属潜在安全隐患与应急状况的环境因素,视情况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c)总分值(即P值)≥36为重要环境因素;


  d)总分值(即P值)<36为一般环境因素


  2.1危险源的识别


  2.1.1危险源识别应考虑的因素


  a)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六种类型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危


  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和生理性的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b)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种状态;


  c)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d)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防止危险源的遗漏。


  2.1.2危险源识别应分析的因素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公司厂区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公司、相关方)。


  2.1.3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危险源的识别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可以将以下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a)基本分析法;


  b)工作安全分析;


  c)安全检查表;


  d)预先危险分析;


  e)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


  f)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2危险源的评价


  2.2.1危险源的评价因子,包括: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确认的危险源的区域范围;


  d)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2.2危险源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按附录A.2《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执行。


  2.2.3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


  a)存在违反相关法律及其他要求的,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b)识别出属潜在安全隐患与应急状况的危险源,视情况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c)总分值(即E值)≥72为重大危险源;


  d)总分值(即E值)<72为一般危险源。


  3.有害物质的评价


  3.1有害物质的识别


  对于有害物质的识别,各相关部门应该确保所使用到产品和生产过程不含有有害


  物质或有害物质含量符合ROHS及客户要求;对还有有害物质且不符合ROHS要求


  的物料及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明显的标识隔离。供应商提供的物料,需要提供正


  式的(ROHS指令,但仅仅不限此)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3.2有害物质识别的方法:


  识别有害物质采用实验检测和过程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辅料的源


  头进行识别,需要供应商提供供应物料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或在进料检验中对可疑


  物料进行有害物质检测。


  3.3有害物质识别结果的汇总


  3.4品保部将收集有害物质清单,必要时,协助提供客户的有关有害物质声明等资料


  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评价


  因子


  分值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可考虑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程度)


  A


  对环境影响


  的敏感度


  B


  环境影响


  发生的频率


  C


  环境影响


  恢复的代价


  D


  环境影响


  的区域范围


  E


  1轻微


  不关注或


  个别关注


  几乎不发生,


  或大于每月一次1仟元以下本岗位


  2严重部门内部关注每周一次-每月一次1-5仟元公司以内


  3较严重整个公司关注每天一次-每周一次5仟-1万元周边区域


  4特别严重社会极度关注每天发生1万元以上全省、全国及全球


  备注:总分值P=A×B×C×D×E


  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


  评价


  因子


  分值


  现行控制措施下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A)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繁程度


  (B)


  确认的危险源的


  区域范围


  (C)


  评价


  因子


  分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


  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


  坏的恢复代价


  5相当可能工作时间连续暴露普遍分布于多个部门10


  重大死亡事故(死亡3人以


  上)10万元以上


  3可能但不经常工作时间暴露几次普遍分布于部门内部6一人死亡或群伤1万~10万元


  2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每周一次或每月几次暴


  露


  分布于部门内少数岗位4


  重伤事故、致残或造成职


  业中毒、尘肺等职业病5千~1万元


  1极不可能


  每年几次或非常罕见地


  暴露


  分布于部门内极个别岗


  位2轻伤事故,需要救护1千元以下


  注:风险评价评价结果(E)=A×B×C×D其中两种后果同时发生时(D),取较大的分值。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