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无废城市试点名单
绍兴,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119°53′03"至121°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市面积为8274.79平方千米,东西跨度130.68千米,南北跨度119.83千米,市辖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
绍兴镜湖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2017年,绍兴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16。
2018年12月,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7名,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绍兴市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10个无废城市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许多危险的东西人类都可以加以利用!但是一个不少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然后那片地区变成废墟,有些废城还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可能来自化学和放射性元素,还可能来自生物武器。那么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是哪些?下面爱看网带您去看看吧。
1、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福岛隔离区
发生于2011年的惨烈地震震垮了福岛核电站,迫使周边居民离开家园。位于12英里隔离区内的诸多城镇遂成为一座废城。居民楼和商业建筑依然耸立在地震废墟之上,构成一座“现代化”的废城。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发表报告,声称福岛现在的致癌风险很低,但是日本政府仍和浪江町市一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居民可以在拿到特殊许可之后重返家园,但不能留在那里过夜。
2、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森特勒利亚
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的环境灾难,无疑是森特勒利亚的地下煤火——它已经熊熊燃烧了50年。没人能够确定是什么点燃了大火。它很快就开始在巨大的煤矿中肆意燃烧。街道因燃烧产生的热气而扭曲变形,大量毒素随熊熊烈焰喷入大气。一名居民掉进了忽然出现在他家后院的天坑,里面的一氧化碳含量足以致人死命。搬迁工作于1984年拉开序幕,大部分居民都接受了政府的条件。
在获得经济补偿后迁离此地,森特勒利亚遂成为一座真正的废城。大批参观者慕名前来,还有少数钉子户得到居留许可,但是森特勒利亚似乎不大可能迎来新的居民了。邻城拜尼维尔(Byrnesville)也受到森特勒利亚大火波及,终成一片废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火都会不停释放有毒气体;森特勒利亚地下的煤矿,还足够再燃烧250年。
3、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布里奥污染区
布里奥炼油厂(BrioRefinerySite)位于德克萨斯州哈里斯县,在1982年布里奥炼油厂宣布破产之前,那里曾经拥有众多化工企业。未经处理的石油和工业废料被埋入土坑,随后渗入地下水,流往附近地区。污染物引发了白血病、出生缺陷和多种罕见疾病。1992年,6家化工企业和1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同意为生活在污染区的700名儿童支付大学费用。
虽然布里奥污染区的大部分建筑物均已拆除,但在废弃的弗兰斯伍德(Friendswood)南湾(Southbend)一带,仍有部分房屋被保留下来。美国环保局在这里安装了一道深达地下45英尺(约14米)的粘土屏障,以隔绝炼油厂污染物。但监测井在2010年时发现,炼油厂污染物已经渗透到50英尺(约15米)以下。环保局虽然已经把布里奥污染区移出了国家优先整治名单,但仍对它继续实施监测。
4、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皮丘
出产铅、锌的采矿小镇皮丘位于焦油河地区,在1983年被确定为“超级基金污染场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皮丘有三分之一儿童血液铅含量超标,可能引发神经认知问题。但这还不是最终促成皮丘居民大规模外迁的原因。200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采矿作业,皮丘的地面随时都可能发生地陷。也确实有一名司机驾车掉入地陷产生的大坑,最后不幸身亡。
这一悲剧事件促使联邦政府出资支援当地居民搬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皮丘都不适合人类居住。小镇正在被逐步拆除。一旦清理工作完成,皮丘的土地所有权很可能会被转移给原住民夸保人(Quapaw)——在采矿工人进驻之前,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夸保人现在计划把这一区域变成湿地。焦油河地区还有其他许多城镇也已成为废墟,比如堪萨斯州的特里斯(Treece),以及俄克拉荷马的卡丹(Cardin)。
5、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凯图巴克
乌兹别克斯坦有一座名为沃兹罗日杰尼耶的岛屿。小城凯图巴克就坐落在那里。复兴岛上曾经有一个生物武器测试基地,它还拥有1500名定居于此的居民。该实验基地曾研制过炭疽疫苗,也研究过天花、腺鼠疫、布氏杆菌病和兔热病。1971年时,有10名岛上居民因此感染天花,其中3人死亡。
1988年时,实验室员工不顾1972年出台的生物武器禁令,草草掩埋了数吨原本储藏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炭疽孢子。实验基地于1992年宣告关闭,但那批炭疽孢子依然留在沃兹罗日杰尼耶。小城凯图巴克如今也成为一片废墟。2002年,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展开合作,清理10处炭疽孢子掩埋地。
但曾在岛上参与清理工作的微生物学家列皮奥什金(GennadiLepyoshkin)在2003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岛上部分啮齿类可能已经接触了武器级瘟疫。因此岛上可能仍有漏网的炭疽,经由跳蚤在啮齿类间不断传播。
6、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普里皮亚季
普里皮亚季(При?п'ять)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污染区了。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普里皮亚季居民被紧急疏散。切尔诺贝利事件已经过去很久了,普里皮亚季的核辐射水平也已经大幅下降。
不少旅游公司嗅到商机,开发出“切尔诺贝利异化区”(ChernobylAlienationZone)旅游项目。但是摇摇欲倒的危房可能会给游人带来新的威胁。在普里皮亚季周边城市,仍有许多居民在和灾难相关疾病斗争。
7、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新爱德里亚
新爱德里亚之所以会成为废城,并非因为环境问题。在新爱德里亚水银矿业公司(theNewIdriaQuicksilverMiningCompany)于1972年倒闭之后,当地居民也很快离开此地。不过新爱德里亚和其他矿业城镇一样,都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水银径流和短纤石棉不断渗出本地的天然岩层。2011年,美国环保局把这座标志性的毒物废城列为“超级基金污染场址”。《兰德?麦克纳利道路地图集》(theRandMcNallyRoadAtlas)也发出警告,称新爱德里亚南部地区为“石棉危险区”。
8、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时代河滩
在上世纪70年代,时代河滩出现了严重的扬尘问题。管理者遂雇佣废料搬运工罗素·布里斯(RussellBliss),用工业废油给路面打油。但问题是布里斯还接了另一单生意:清理六氯酚废料——它也是剧毒除草剂“橙剂”(AgentOrange)的成分。
事后布里斯声称,他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废油中含有毒性极高的二恶英,在1982年梅勒梅克河淹过时代河滩之后,美国环保局宣布,此地的二恶英浓度已经达到安全水平的100倍,要求全部居民即刻撤离。现在这里已经相当安全了,不过镇上的大部分建筑物都已不复存在。
美国环保局启动了大规模二恶英清理行动。时代河滩过去所在的地方,如今已成为66号国家公园。也曾有人提出质疑:时代河滩当年的紧急疏散究竟是否必要?意大利的塞维索(Seveso)也发生过一起化学污染事件,当地居民接触的二恶英水平比时代河滩还要高,但是塞维索最后并没有成为废城。
9、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爱河
19世纪90年代,威廉·拉乌(WilliamT.Love)启动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尼亚加拉上下两大水系间挖一条运河——拉乌运河,或称“爱河”。1953年时,胡克化学公司用泥土封住运河顶部,然后将之出售给尼亚加拉城。此时这一地区已经被有毒物质高度污染。市政府在爱河填埋场上方建立了住宅区和学校。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报告中指出,爱河地区居民的流产率和出生缺陷比例超乎寻常,血液白细胞数量和染色体损伤率也出奇地高。现在爱河地区的建筑物基本上已完全拆除,只有电源线和停车场隐没于废墟之中,提醒我们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美国环保局在几年前宣布,爱河附近地区的污染水平已经降到安全线以下,不少人被低价房产吸引而来,政府也保证会随时监控污染。但仍有部分居民认为,爱河依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据报道,在2011年时,一条下水管道中流出了有毒的化学物质,曾经和现在居住在爱河附近的居民,又开始了新一轮诉讼。
10、全球最危险的十大剧毒废弃城市:惠特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惠特农因采矿业而逐渐繁荣。那里的矿山蕴藏了丰富的青石棉资源。青石棉粉尘被矿工吸入体内,也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镇子。青石棉会危害人体健康(比如引发石棉肺和间皮瘤),政府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发出警告,但是惠特农的采矿活动仍未间断。到1993年时,邮局、护士站、学校和机场均已全部关闭。这个城镇的名字最终也从地图上消失了。
在采矿时期,共有两万居民生活在惠特农,其中约计有两千人死于跟石棉有关的疾病。从西澳大利亚土地信息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含有青石棉的废矿从采矿场一直向下游延伸,总长度达到数公里。在过去若干年中,废矿一直受到水流侵蚀,青石棉也随之扩散开来。
政府不主张游客前往惠特农。但截至去年为止,惠特农仍未被完全废弃。西澳大利亚政府一直想把住在那里的最后几家“钉子户”弄出去,但至少有一位地质学家表示,该地区的石棉水平已经降到安全线以下。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如何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
- 验收监测中,如有环境保护敏感点,是否要同时测定污染物排放及环境空⽓质量?
- 企业何时可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期限一般多久?
- 大气污染的类型是什么?
- 什么是污染浓度?
-
现在废气污水最后的处理是去了哪里?
-
为什么选择倍艾斯牌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
独立住宅区使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有什么好处
-
我们使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原因
-
饮用水的指标是什么
-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
家用版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优点
-
水质分析/监测仪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