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2020-01-11 14:24:58发布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环境应急的各项措施要求,确保危险废物在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突发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厂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手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厂全体员工、运输方、处理方和外来人员。


  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马顺有


  副组长:张昌伟


  小组成员:


  2、救援机构


  (1)内部救援机构:安全培训过的所有员工


  (2)外部救援机构:当地环保局、消防队、医院、当地政府部门及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


  应急响应程序


  1、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启动后,参与应急的所有人员应立即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危管应急处置准备,随时准备投入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准备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1)受领任务,了解有关情况。


  (2)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初步行动计划。


  (3)进行个人安全防护。


  2、应急处理与处置


  (1)判定污染源的种类与性质。


  (2)对污染源进行定性的鉴别签定,准确判定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


  (3)向当地环保局环境应急办公室或现场指挥组报告鉴别签定结果,并提出处置建议。


  3、判定污染区的危害范围


  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和性以及应急监测分队通报的监测数据,


  对污染或危害范围作出概略判定,及时提出人员撤离及防护建议。


  4、消除污染


  根据危险废物事故产生源的类型作出相应的对策最快时间内消除污染,对本厂的碱可以用酸中和或沙子覆盖减少污染面积的扩大,对含铬污泥和含铬边角料在人员带上防护罩后可以用相应的根据进行围堵和清除,收集后放于相应的场所


  5、处置危险废物


  对事故发生后收集的碱液、含铬污泥和含铬废渣不能随便堆放,应放于专门的场所,设置危险废物标识牌,联系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对事故发生的场所进行处置,并安全转运走相应的危险废物。


  应急终止程序


  应急处置终止是指应急处置现场需要完成的总任务及各专业组织的任务均已完成,应急处置阶段结束,是一次应急处置的最后阶段。


  1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而无继发可能;


  (4)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专业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危害,并使事故可能引起的长期后果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2应急终止的步骤


  (1)由应急总指挥确认和决策终止时机,当地环保局应急办公


  室宣布;


  (2)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应急终止,


  可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应急总指挥批准,并经当地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宣布;


  (3)当地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公室向所属应急单位下达应急终止


  命令;


  (4)应急状态终止后,当地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可根据国家、省环保局或上级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自然过程或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指导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2)根据实践经验,修订现有应急预案,并报市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审批。


  有关保障


  1应急仪器设备


  应急器材保障,包括应急鉴别仪器设备、防护器材、指挥通信器材、消除去污器材等应急处置所需的仪器设备器材。对于仪器设备等可多次使用的设备器材,应采取平战结合的方式,随用随保养,确保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各种一次性消耗物资器材,应采取定量储存、定期更换的方式,确保消耗物资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各应急车辆必须随时保证行车用油。


  2培训


  应急小组应急人员的培训,以参加环保局相关技术培训为主,也可聘请专家授课,适时组织全市环保局应急分队应急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处置、技术规范、个人防护等。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附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公司群众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全厂危险废物。


  一.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确认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节上出现了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启动本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二.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分级


  根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环境污染程度分为三级:


  一级: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


  二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或人员(2-5人),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


  三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危险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


  三.指挥系统与职责


  成立以(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人事部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环保课负责对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协调市专家组的鉴定工作,保障信息通畅。


  人事部负责组织专家及相应的医务人员,做好受损害人员诊断、治疗、抢救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负责紧急处理时家属的安抚工作。


  环保课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监测,以及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负责组织协调现场人员分流、调查采样的安全。


  人事部负责保障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时所需危险防护用品的供应。


  环保课负责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转贮、防止损失加重。


  四、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


  1.不同品种危险废物分别存放在不同容器中,不得混合。


  2.危险废物贮藏间外贴有“危险废物”字样标识


  3.固体危险废物:包装完整,不渗漏。


  4.液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有盖;


  5.气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安全阀良好。


  6.危险废液暂时存放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


  7.各部门及承包商在设备维修中产生的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应全部倒入指定区域的废油桶中。不得倒入厂内、外空地、草地及地下管网的检查井中。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由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棉纱或报纸清除。


  8.擦机器、设备及擦油手的废油棉纱,需放置在各部门指定的废油棉纱容器内。集中送到废弃库按危废处置。


  9.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油桶应送交废弃库集中存放,避免油污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


  五.意外事故的应急响应


  意外事故发生后,厂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指挥小组,根据意外事故的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一级响应:


  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必要时采样监测,由环保课生产车间负责。


  1.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少量洒漏,立即用水清洗。


  1.1.2若属废油少量洒漏,立即用废纸或棉纱擦干净,带油废纸或棉纱集中送到废弃库按危险废物处置。


  1.2意外事故报告:48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抢救工作情况,由总务课负责。


  二级响应:


  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必要时采样监测,由总务课负责。


  2.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多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立即用木粉或棉纱吸收废液,产生的废木粉或废棉纱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


  2.1.2若属废油多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立即用棉纱吸收废油,然后用木粉擦干净带油地面,产生的废木粉或废棉纱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注意现场禁带火种。


  2.2意外事故受伤者就地隔离治疗,密切观察接触者,必要时请医院医生协助救治,由办公室负责。


  2.3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总务课负责。


  2.4意外事故报告: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查结果,采取相应紧急措施,由生技科负责。


  三级响应:


  3.1意外事故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洒漏危险废物的再收集,由总务课生产车间负责。


  3.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200㎡以上),立即用大量沙土吸收废液,产生沙土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


  3.1.2若属废油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200㎡以上),立即用棉纱吸收废油,然后用大量沙土吸收废油,然后用木粉擦干净带油地面,产生的带油木粉或沙土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注意现场禁带火种。


  3.2意外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由人事部总务课负责。


  3.3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由人事部负责。


  3.4做好监测,观察其发展动态,随时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人事部总务课负责。


  3.5立即组织保障抢救、抢险物资供应,由人事总务课负责。


  3.6作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由生产车间、总务课负责。


  3.7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环保课负责。


  六、结束响应:受污染的环境已紧急处理;受伤人员已得到救治,由本次意外事故再次引发事故的因素已清除。


  危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应急救援原则.


  2危险性分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应急机构各部门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3.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3.2.3抢险、抢修组职责.


  3.2.5后勤保障组职责.


  3.2.6专家顾问组职责.


  3.2.7通讯救护组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4.1.3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4.1.4触电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4.2预警行动.


  4.3信息传递程序.


  5应急响应.


  5.1响应程序.


  5.2专项应急预案.


  5.2.1火灾应急预案.


  5.2.2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5.2.3触电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5.3处置措施.


  5.4应急结束.


  6信息发布.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2应急队伍保障.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经费保障.


  8.5其他保障.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2应急预案演练.


  10应急组织纪律与奖惩.


  10.1应急组织纪律.


  10.3处罚.


  11附则.


  11.1应急预案备案.


  11.2维护和更新.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