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您们好!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同学们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认可程度,以及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对保护美好校园环境的做法,特此进行问卷调查。诚恳的希望同学们积极的支持与配合,谢谢!
选择题: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在食堂就餐时会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A、从不
B、偶尔会
C、几乎不
D、习惯性的使用
3、请问您处理废弃物有分类吗?()
A、经常
B、视情况而定
C、很少
D、从不
4、看到有人随手丢弃垃圾,您会怎么做?()
A、劝他或她捡起来
B、自己捡起来正确处理
C、看心情
D、不理会
5、对于使用过的塑料袋您会如何处理?()
A、循环再利用
B、直接丢弃
C、质量好的再利用
D、其他方法
6、到超市、商场等地方购物时,你的习惯是?()
A、自备购物袋
B、购买塑料袋
C、有意识准备购物袋,但有时会忘记
D、其他
7、您会为了抄近路从草坪上穿过吗?()
A、会
B、看情况定
C、从不
8、对于低碳生活,您有哪些行动?()
A、多乘公交,骑自行车或步行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尽量少使用高
D、其他响应低碳的行为
E、没什么行动
9、您的宿舍无人在时是否及时熄灯?()
A、熄灯
B、偶尔
C、不熄灯
D、装作没看见
10、如果有机会,您愿意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吗?()(例如:参加拒绝白色污染活动等)
A、很乐意
B、一般
C、不喜欢
11、您认为中国近几年里的自然灾害与环境破坏有关吗?()
A、有
B、没有
C、有一定的联系
D、不清楚
12、您认为目前身边危害最大是哪种污染?()
A、噪音
B、空气
C、水源
D、化工
E、其他
13、请问您认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A、对生态和人类的影响很小
B、对人类健康有害,但无大碍
C、对人类有较
D、没有任何的影响
14、您认为“限塑令”的实行增强了您的环保意识吗?()
A、没什么影响
B、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的考虑到环保方面的问题
C、因为给
15、您对PM(检测空气中尘埃浓度的指标)有了解吗?()
A、有了解
B、有一定的了解
C、没听说过
16、您认为怎样减少PM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A、植树造林
B、少使用私家车
C、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D、减少尾气排放
17、您对学校提供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是?()
A、赞成
B、不赞成
C、不理会
18、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环保教育课?()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19、您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是什么?()
A、学校课程
B、报刊杂志
C、网络
D、电视、广播、电影
20、您认为,我们大学生在参与环保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对环保认识不足
B、有“搭便车”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
C、生活方式已经西化,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
D、认为环保是政府和
E、觉得没有问题
21、您怎么看待我们这次调查活动?()
A、很有意义,应该坚持
B、可有可无
C、没必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
D、应该改进一下
22、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对您今后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何影响?()
A、时刻督促自己,增强自己的环保行为
B、少许感触
C、没什么感触
D、反感
再次感谢你的参与和配合!
怎样有环保意识
环保,即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二,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三,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这3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作为政府来说,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作为我们学生,每天在学习、工作中其实都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些自然而然的习惯、行为、动作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我们更应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环境保护有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中,我们要节约纸张,比如纸张的正反面都要使用,而不是涂画上几笔就丢弃;在生活中,我们能做到的就更多了,比如每次洗手关紧水龙头,再比如离开房间之前关闭电源等等;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吃快餐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能融入环境保护当中,我们自然也能从中读出我们自己的环保意识。
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学会注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看似小事,但或许举手之间我们便为环保出了一份力。平常习惯性的注意身边的小事,当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会发现,一切与环境保护格格不入的场景你都会不由自主的去阻止。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环境保护意识会自然而然的渗透入自己的意识。当然,这只是自己个人的努力而导致的结果。我们也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拥有环保意识,让它渗透进每个人的思想。
如果是团队活动的话其实更容易将环保意识深入自己的生活习惯中。短期的培养这种习惯是肯定做不到将环保意识渗透入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些团队组织的环保活动其实比较好。我们也可以自己组建各类这种活动。以一些环保活动为主题,开展一些大范围的群体活动。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的印象更深刻,也会让所有参加的人更加的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平常的生活点滴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寻找与环保的格格不入之处。
要真正做到环保渗透入自己的生活中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上的升华,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当每个人都在这方面知道自己该如果做时,世界将会变得何其美丽。周围的点滴,何处不是我们可以努力的地方?每一处角落,每一坪草场,每一块广场,每一条街道。如果你愿意,生活无处都有与环保这一词语相对的地方。只要我们肯做,只要我们愿意行动起来,将这一行为提倡,终有一天,这将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我觉得,如果将这意识渗透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只能将它养成一种习惯,如果不是一种习惯,人会很容易忘却,只有形成习惯,这点滴的行为,这种意识才会渗透进脑海,那最深处意识深存的地方。更何况,当今时代,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超市再也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为的就是让我们避免使用塑料袋,让我们做到环保;再比如,街上的垃圾桶不再是单一的一个,而是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这也是环保的体现。环保这一主题,在政府的渲染下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一些不起眼的行为和行动已经让我们不自觉的形成一定的习惯。
俗话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必须承担。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我们也保护了自己。只有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清新,更加自然,我们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现在的人已经意识到自然环境带给我们的报复,环保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各种国策、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无不在为环保而努力着。政府尽量的在缓解这一问题,我们又怎么能逃避呢?我们应该追逐潮流,让环保这一思想更深入人心,让这样的行动弥漫在整个世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尽量的去带动他们,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中来。即使参与进来的人很少,但我们毕竟努力过,我们只要努力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生活中渗透入环保意识,那么,就多了一份为环保贡献的力量。
环保,它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精神。努力,终能让它发扬;努力,我们终能将它做的更好。
居民如何提高环保意识形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又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致使工业污染,资源不合理利用日益严重,生态被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如滥伐森林,野蛮开垦,乱捕禽兽,私开矿厂,塑料制品乱扔,矿渣垃圾乱倒,造成水土流失,污染了大气和“地球村”――我们的家园,威胁着全社会人类的生存。
因此,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责任感,环保局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特别是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家长要教育孩子关心我们生活的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并以实际行动做保护“地球村”的小卫士。
和孩子一块学习有关环保的各种法规并向别人宣传。
支持孩子参加有关环保活动。如“森林与孩子夏令营”,“地球日”,“爱鸟日”宣传活动,清扫环境的公益劳动,种花植树活动。
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如不浪费水电,不乱仍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乱画墙壁,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不损坏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