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1、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现如今,水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在线监测产品。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
3、也有采用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值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典型应用如德国WTW。在环境地表水、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优化方法是当前的主要方法。
测量总氮的作用
总氮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据了解,《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在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
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要执行总氮特别排放限值30mg/L。新修订的《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对总氮排放的要求是,现有企业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执行50mg/L的限值,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30mg/L的限值。
总氮的组成
总氮的组成:有机氮、硝氮、亚硝氮和氨氮。
一般使用生物法去除,生物脱氮原理,是把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先由氨化菌作用生成氨氮,氨氮再由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硝氮或者亚硝氮(一般情况下均视为硝氮,亚硝氮含量很低),硝氮再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氮气。当然生物菌的分解调节是相当苛刻的,例如:PH、温度、浓度、盐度、重金属含量及浓度、碳源等都是影响生物活性的因素,如果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生物停止活动,盐度、重金属过高导致生物死亡,过低会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所以生物降解的困难度相对较高。
对于无法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可先通过氧化的方法,例如氯气氧化、臭氧氧化、次氯酸盐氧化等,将有机氮,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氮,再通过进一步的化学或者生物反应将其变成氮气。
对于氨氮去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物法、沉淀法和吹脱法等,沉淀法可实现氨氮的回收利用,吹脱法效率虽然过高但是会造成空气污染(二次污染)等。
对于硝氮和亚硝氮而言,就是总氮中比较难以去除的因子了,一般利用HDN工艺,原理为生物脱氮,因为生物脱氮的生存环境控制相对较为困难的,但是HDN让生物充分的发挥本能,达到去除率高,废水处理费用少,占地面积小,污泥小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处理废水,拥有类别为:HDN-GS高浓度硝氮的高效脱氮、HDN-LS低浓度的硝氮高效脱氮、HDN-FT毒性大的硝氮废水的高效脱氮等。
总氮的主要成分
就是氮元素(N)啊,包括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等)和无机物(硝酸根、亚硝酸根、铵根等)中所有氮元素的总和。